5.小城镇建设快速推进。重点中心镇发展加快,对各种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以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农村人口加速向重点中心镇集中。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取得突破,农民乱建房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村庄风貌得到提升。创建省级园林小城镇1个,创建市级城市化示范镇和新型小城镇37个,创建省、市级康居示范村79个,完成406个村庄环境整治,开展省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8个,有效改善了农村道路、排水、垃圾收运等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
(二)存在问题
1.城乡规划还需调整完善。由于部分县城总体规划以及现有一些专项规划的编制早于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在港口建设、临港工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统筹力度不够,需与国家沿海开发战略衔接调整。有些专项规划与控制性详规编制较为滞后,规划水平有待提高。村镇建设基础相对薄弱,规划缺少统筹空间资源的有效手段,规划目标难以落实。城乡规划一体化有待加强。
2.城市化水平偏低。近几年,由于城镇发展体系不够完善,中心城市和县城规模不大,小城镇建设相对滞后,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不强,城市化进程低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根据江苏省沿海发展规划战略部署,到2012年我市城市化水平须达到50%以上,目前全市城市化水平仅为43.2%,实现目标任务难度很大。
3.城市功能尚未健全。城市道路体系不够完善,城市组团之间和新建园区之间快速交通通道尚未形成。城市供水设施建设步伐滞后,安全供水不能满足城市化发展需求。部分地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水平较低,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管网不配套,收集效率偏低。城市供热设施建设缓慢。环卫、市政和绿化养护管理水平不高。城市建设投入不足,欠帐较多,在投融资体制、政策、运作模式等方面需要创新。
4.新农村建设水平不高。部分地区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偏差,资金主要用于“建新房”,农房建设贪大求洋,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仍显薄弱。经济基础薄弱地区农村垃圾处理仍采取村级或镇级简易填埋模式,城乡统筹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有待建立健全。污水管网覆盖率和收集处理率不高,90%以上的村庄生活污水无处理设施直接排放。
5.政策体系有待健全。现行土地流转政策限制了镇村布局规划的实施和农民集中居住工作的开展,成为优化镇村空间布局的最大瓶颈。小城镇作为联结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重点中心镇在人口集中、财税分成、资金扶持、用地指标等方面缺少优惠扶持政策。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发展为主线,围绕“一心三极”空间布局,加强城乡规划调控引导,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沿海地区空间布局,迅速拉开城乡发展框架,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初步构建现代化的特大城市、国际性的海滨城市,为沿海开发提供有力支撑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