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局关于抓好抗御伏旱工作的紧急通知
(渝农发〔2006〕505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农业(畜牧、负有水产职能的水利农机)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今年7月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出现连晴高温天气,气温显著偏高,降水明显偏少,土壤失墒加快,伏旱开始露头,对农业生产已经造成重大影响。根据《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抓好抗御伏旱工作的紧急通知》(渝办发〔2006〕172号)和全市农业工作会议的要求,结合农业部门的实际,就抓好抗御伏旱工作紧急通知如下:
一、正确把握形势,牢固树立抗大旱防大灾的思想
今年全市部分地区气候异常,灾害性天气明显增多,重大病虫害偏重发生,对农作物生长和人畜饮水造成重大影响。各地要高度重视当前严峻的旱情形势,充分认识做好抗旱工作对确保今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抗大旱防大灾的思想,把当前的抗旱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放在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千方百计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广泛发动群众,积极主动做好抗御伏旱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抗旱夺丰收、保稳定。
二、坚持分类指导,全面落实抗旱的具体措施
抗御伏旱要坚持以抗灾补损、农民增收和发展经济为目标,遵循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切实帮助旱区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力争夏季损失秋季补,把伏旱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一)千方百计调度水源,切实加强在土作物田间管理。在确保人畜饮水的前提下,各地要千方百计调度水源,利用一切抗旱工具,设法抽水、吊水或挑水抗旱,保持低海拔地区水稻浅水孕穗、抽穗,后期干湿交替灌浆;对已干开裂的水稻田和水源较少的地方,可采取“过田水”;对能利用水塘水库自流灌溉进行抗旱的农田,做到科学调度,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组织专人及时清理沟渠的杂物,修补渗漏的沟渠道,以减少漏水损失,提高抗旱效率;对能够利用抽水机、潜水泵提水抗旱的水稻田,要尽快使用提水设备进行抗旱;对无水源保证的田块可将去年收获的稻草平铺于水稻田行间,抗旱保湿,同时还要根据病虫预测预报,及时做好病虫防治工作,重点加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病虫害防治。指导做好低海拔地区玉米的抢收工作,对中高山地区玉米可叶面喷施植物抗旱剂,以抑制作物蒸腾,减少土壤水分损耗,达到保水、节水和缓解干旱的目的。推广红苕等作物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及“旱地龙”抗旱剂技术措施。蔬菜要认真做好蓄水保水工作,抓紧修复蔬菜基地抗旱设施设备,做到抗旱保苗,抗旱保种;对旱灾造成的损失要改种补种,做好早秋菜和秋冬菜的备耕工作。经济作物要尽力组织水源,能灌尽灌,尤其要保证柑桔百万吨工程新植幼树不干苗,不死苗;抓紧推行果园和茶园行间及树盘的覆草保墒,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旱带来的损失;切实加强果园和茶园的病虫害管理,增加树体营养,增强树体抵御干旱的能力;柑桔百万工程各定点育苗单位要加大在圃苗木的抗旱保灌力度,确保在圃苗木不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