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推进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开展农药、化肥及畜禽养殖污染调查工作,对重点畜禽养殖场进行试点治理。依法开展农(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处理。
4、推进资源环境保护工程。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加强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建设,加快野生植物有益基因开发利用。切实加强耕地、渔业等资源保护,加大动物品种资源保护力度。强化外来入侵生物防治与管理,开展防治利用研究。
(六)开展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
1、加强疫情预测预报。在重大动物疫病高风险区域设立疫情检测报告点,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加大实验室监测频次和监测力度,完成重大疫病监测任务;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发布疫情预测预报。
2、落实强制免疫工作。切实加强对强制免疫工作的宣传,使政策深入人心。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要求,抓好强制免疫工作,确保畜禽免疫密度达100%。完善免疫档案和质量检查制度,定期开展免疫效果监测和免疫工作检查。总结推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和管理经验,扩大建设成效。
3、努力提升防控能力。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稳定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加强乡镇动物疫病防控设施建设。继续推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定点联系制和挂牌兽医责任制。探索建立动物防疫监督执法联动协作机制,提高防疫监督水平。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研究,全面提升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力保全市清净无疫成果。
三、落实八项措施,确保全年农业发展目标实现
(一)强化科技支撑保障
1、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重庆市农科院组建。重点攻克新品种培育、动植物疫病防控、生态环境建设、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的技术难题,加强重大增产技术、节本技术、精深加工技术及信息技术的研发,形成一批突破性的科技成果。
2、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入户。继续坚持农业专家定点联系制度,完善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推广机制。把科技下乡活动与行业建设结合起来,采取定点定人定项目的办法,积极探索农科教、处站所相结合的科技服务模式,支持农业科研院所建立示范园区,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蹲点服务。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大力促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