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业厅关于切实加强晚稻中后期田间管理的紧急通知
(2009年)
今年以来,我省各地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保供给的目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抓好粮食生产。政策支持继续强化,行政推动更加有力,科技支撑力度加大,现代标准农田实施步伐加快,产粮大县建设稳步推进,高产创建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扎实主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呈现多年来少有的良好发展势头。全省春收粮食作物333.9万亩,增加10.1万亩;总产100.3吨,增加5.7万吨,增5.9%。预计早稻播种面积1417万亩,增加17万亩;预计总产量519万吨,增加44万吨,增长9.3%。晚稻面积稳中有增,生产季节主动,总体天气条件较好,禾苗长势良好,发展平衡,一、二类禾面积大,目前已陆续进入幼穗分化期,为夺取晚稻丰收奠定了扎实基础。但也要看到,晚稻生产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8月份以来我省持续高温天气,粤北、粤东等地区降雨偏少,出现不同程度旱情,江河水库水位下降,部分地方出现农业生产用水紧张,旱情有继续蔓延的趋势。同时,晚稻中后期遭受台风、低温的威胁较大,病虫害发生趋重,对晚稻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形势不容乐观。晚造粮食生产事关全年粮食的大局,各地要切实加强晚稻中后期田间管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各项措施落实,千方百计夺取晚稻丰收,巩固当前粮食生产发展的好势头,努力实现全年粮食生产较大增产。
一、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把晚稻田管作为当前最紧迫任务。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把加强晚稻中后期田间管理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力争晚稻获得好收成。继续组织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帮助农民做好秋粮田间管理工作。加强工作督导,各地要采取包县包乡、蹲点指导、进村入户等形式,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强化分类指导,狠抓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当前,晚稻开始陆续进入幼穗分化期,各地要针对水稻生产实际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强化肥水管理。对一、二类禾实行湿润灌溉,创造良好的田间通透条件,以提高水稻抗性;对生长量不足的三类禾,要抓紧施好促花保花肥,促进有效分蘖壮秆大穗。结合晚稻中后期的管理,搞好健身栽培,做到合理施肥,科学排灌,促进平衡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