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天津市海域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10修正)[失效]


  第十二条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一)区域开发工程建设项目;

  (二)污染程度为一类的建设项目;

  (三)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围海工程;

  (四)浅海滩涂石油勘探开发项目;

  (五)跨行政区界的建设项目;

  (六)在海洋特别保护区、海上自然保护区、海滨风景游览区、盐场保护区、海水浴场、重要渔业水域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兴建的项目。前款规定之外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由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向海域排放陆源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所在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提前15日重新申报登记。

  第十五条 市及沿海各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和排放陆源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下列情况和资料:

  (一)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计和施工情况;

  (二)生产设备、工艺和资源利用情况;

  (三)污染物排放情况;

  (四)污染物处理设施的运转、操作和管理情况;

  (五)限期治理执行情况;

  (六)事故情况及有关记录;

  (七)其他与环境污染防治有关的情况和资料。

  检查机关应当为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十六条 因陆源排放、兴建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及船舶、平台发生污染事故,造成海域环境污染的肇事单位和个人必须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减轻和控制污染,并立即向有关海洋环境监督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污染源不明的污染事故,被污染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所在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