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请验收单位:                  验收时间:  年  月  日 | 
| 必备条件(任一项不符合不得验收) | 1.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位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 | 可以验收o 不予验收o | 
| 2.在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备案,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并建立养殖档案。 | 
| 3.生鲜乳生产、收购、贮存、运输和销售符合《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奶牛场卫生规范》(GB16568-2006)。 | 
| 4.设有生鲜乳收购站的,有《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生鲜乳运输车有《生鲜乳准运证明》。 | 
| 5.奶牛存栏200头以上。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良好。 | 
| 验收项目 | 考核 内容 | 考核具体内容及评分标准 | 满分 | 得分 | 扣分原因 | 
| 一、选址与建设 (20分) | (一) 选址 (5分) | 距村镇工厂500m 以上,场址远离主要交通道路200m以上,得1分,距离小于标准不得分;远离屠宰、加工和工矿企业,特别是化工类企业,得1分。 | 2 |  |  | 
| 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给排水方便,各得0.5分。 | 2 |  |  | 
| 远离噪音,得1分。 | 1 |  |  | 
| (二) 基础 设施 (4分) | 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的规定,得1分;水源稳定,得1分。 | 2 |  |  | 
| 电力供应方便,得1分。 | 1 |  |  | 
| 交通便利,有硬化路面直通到场,得1分。 | 1 |  |  | 
| (三) 场区 布局 (6分) | 在饲养区人员、车辆入口处设有消毒池和防疫设施,得1分。 | 1 |  |  | 
| 场区与外环境隔离,得1分;场区内生活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病畜隔离区、粪污处理区划分清楚,得2分,部分分开,得1分。 | 3 |  |  | 
| 犊牛舍、育成牛舍、泌乳牛舍、干奶牛舍、隔离舍分布清楚,得2分。 | 2 |  |  | 
| (四) 净道和污道 (5分) | 净道与污道、雨污严格分开,得5分;有净道、污道,未完全分开,得2分。 | 5 |  |  | 
|   二、设施与设备 (20分) | (一) 牛舍 (8分) | 建筑紧凑,节约土地,布局合理,方便生产,得1分。 | 1 |  |  | 
| 牛只站立位置冬季温度保持在-5℃以上,夏季高温季节保持在30℃以下,得1分。 | 1 |  |  | 
| 墙壁坚固结实、抗震、防水防火,得1分。 | 1 |  |  | 
| 屋顶坚固结实、防水防火、保温隔热,抵抗雨雪、强风,便于牛舍通风,得1分。 | 1 |  |  | 
| 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面积之比应不大于1﹕12,得1分。 | 1 |  |  | 
| 牛舍建筑面积6m2/头以上,得1分。 | 1 |  |  | 
| 运动场面积每头不低于25m2,得1分;有遮阳棚,得1分。 | 2 |  |  | 
| (二) 功能区 (6分) | 管理生活区包括与经营管理、兽医防疫及育种有关的建筑物,与生产区严格分开,距离50m以上,得1分。 | 1 |  |  | 
| 生产区设在下风向位置,大门口设门卫传达室、人员消毒室和更衣室以及车辆消毒池,得1分。 | 1 |  |  | 
| 粪污处理区设在生产区下风向,地势低处,与生产区保持300m卫生间距,得1分。 | 1 |  |  | 
| 病牛区便于隔离,单独通道,便于消毒,便于污物处理等,得1分。 | 1 |  |  | 
| 辅助生产区包括草料库、青贮窖、饲料加工车间有防鼠、防火设施,得2分。 | 2 |  |  | 
| (三) 挤奶厅 (6分) | 有与奶牛存栏量相配套的挤奶机械,得1分。 | 1 |  |  | 
| 在挤奶台旁设有机房、牛奶制冷间、热水供应系统、更衣室、卫生间及办公室等,得1分。 | 1 |  |  | 
| 挤奶厅布局方便操作和卫生管理,得1分。 | 1 |  |  | 
| 挤奶位数量充足,每次挤奶不超过3h,有待挤区,宽度大于挤奶厅,得1分。 | 1 |  |  | 
| 储乳室有储乳罐和冷却设备,挤乳2h内冷却到4°C 以下,得1分。 | 1 |  |  | 
| 输奶管存放良好无存水、收奶区排水良好,地面硬化处理,得1分。 | 1 |  |  | 
|                                           三、管理制度 与记录 (40分)   |             (一) 饲养 与繁殖技术 (11分) | 系谱记录规范,有统一编号,得1分。 | 1 |  |  | 
| 参加生产性能测定,有完整记录,进行牛群分群管理,得5分。 | 5 |  |  | 
| 有年度繁殖计划、技术指标、实施记录与技术统计,得1分。 | 1 |  |  | 
| 有完整的饲料原料采购计划和饲料供应计划,每阶段的日粮组成、配方及记录,得1分。 | 1 |  |  | 
| 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种植),得1分。 | 1 |  |  | 
| 有各种常规性营养成分的检测记录,得1分。 | 1 |  |  | 
| 有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泌乳阶段制定的,科学合理的饲养规范和饲料加工工艺,实施记录,得1分。 | 1 |  |  | 
| (二) 疫病 控制 (15分) | 有奶牛结核病、布氏杆菌的检疫记录和处理记录,得2分。 | 2 |  |  | 
| 有口蹄疫、炭疽等免疫接种计划,有实施记录得2分。 | 2 |  |  | 
| 有定期修蹄和肢蹄保健计划得1分。 | 1 |  |  | 
| 有隔离措施和传染病控制措施得1分。 | 1 |  |  | 
| 有预防、治疗奶牛常见疾病规程得1分。 | 1 |  |  | 
| 有传染病发生应急预案,责任人明确得1分。 | 1 |  |  | 
| 有3年以上的普通药和5年以上的处方药的完整使用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兽药名称或治疗名;兽药量或治疗量;购药日期;管理日期;供药商姓名地址;用药奶牛或奶牛群号;治疗奶牛数量;休药期;兽医和药品管理者姓名等。得3分。 | 3 |  |  | 
| 只使用经正式批准或经兽医特别指导的兽药,按照兽药供应商的用法说明和特别计划,对到期兽药做安全处理的,得1分。 | 1 |  |  | 
| 抗生素使用符合GB16568-1996《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要求,得1分。 | 1 |  |  | 
| 有抗生素和有毒有害化学品采购使用管理制度和记录,有奶牛使用抗生素隔离及解除制度和记录,得1分。 | 1 |  |  | 
| 有乳房炎处理计划,包括治疗与干奶处理方案,得1分。 | 1 |  |  | 
|                   (三) 挤奶 管理 (9分) | 有挤奶卫生操作制度,得1分。 | 1 |  |  | 
| 挤奶工/牧场管理人工作服干净、合适,挤奶过程挤奶工手和胳膊保持干净,得1分。 | 1 |  |  | 
| 挤奶厅干净整洁无积粪,挤奶区、贮奶室墙面与地面做防水防滑处理,得1分。 | 1 |  |  | 
| 完全使用机器挤奶,输奶管道化,得1分。 | 1 |  |  | 
| 挤奶前后两次药浴,一头牛用一块毛巾(或一张纸巾)擦干乳房与乳头,得1分。 | 1 |  |  | 
| 将前三把奶挤到带有网状栅栏的容器中,观察牛奶的颜色和形状,得1分。 | 1 |  |  | 
| 将生产非正常生鲜乳(包括初乳、含抗生素乳等)奶牛安排最后挤奶, 设单独储奶容器,得1分。 | 1 |  |  | 
| 输奶管、计量罐、奶杯和其他管状物清洁并正常维护,有挤奶器内衬等橡胶件的更新记录,大奶罐保持经常性关闭,得1分。 | 1 |  |  | 
| 按检修规程检修挤奶机,有检修记录,得1分。 | 1 |  |  | 
| (四) 从业人员管理 (5分) | 从业人员有身体健康证明,每年进行身体检查,得4分。 | 4 |  |  | 
| 从业人员参加技术培训,有相应记录,得1分。 | 1 |  |  | 
| 四、环保要求 (10分) | (一) 粪污 处理 (8分) | 奶牛场粪污处理设施齐全,运转正常,能满足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要求,达到相关排放标准。满分为5分,不足之处适当扣分。 | 5 |  |  | 
| 牛场废弃物处理整体状态良好。满分为3分,不足之处适当扣分。 | 3 |  |  | 
| (二) 病死牛无害化处理 (2分) | 病死牛均采取深埋等方式无害化处理得1分。 | 1 |  |  | 
| 有病死牛无害化处理记录得1分。 | 1 |  |  | 
| 五、生产水平和质量安全 (10分) | (一) 生产 水平 (4分) | 泌乳牛年均单产大于6000千克得2分,大于7000千克得3分,大于8000千克得4分。 | 4 |  |  | 
| (二) 生鲜乳质量 安全 (6分) | 乳蛋白率大于2.95%且乳脂率大于3.2%得1分;乳蛋白率大于3.05%且乳脂率大于3.4%,得2分。 | 2 |  |  | 
| 体细胞数小于75万/毫升,得1分;小于50万/毫升,得2分。 | 2 |  |  | 
| 菌落总数小于50万/毫升,得1分;小于20万/毫升,得2分。 | 2 |  |  | 
| 总分 | 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