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对酒店、旅行社、汽车公司等优良资产进行重组,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组建大型旅游集团。改革景区管理体制,大力推进旅游景区(点)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重点抓好小浪底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尽快把云台山旅游集团、龙门旅游集团、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等培育成为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集团。建成6家五星级酒店,打造10家特色餐饮企业,培育5家旅游商品开发生产企业。
(三)着力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文化体验、都市休闲、山地度假和乡村休憩四大旅游产品板块,整合提升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古都大遗址群和根亲、功夫、禅修等文化体验功能,打造文化河南旅游品牌和新型文化体验游产业链。实施精品景区建设工程,争取再成功创建2-3家5A级景区。推广栾川、西峡等旅游发展先进县的经验做法,在全省培育2-3个旅游示范县。在已有精品线路的基础上,策划推广3条精品旅游线路。积极推进旅游与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打造3个旅游演艺品牌。积极培育工业旅游、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会展旅游、旅游疗养、旅游地产、旅游动漫、旅游电子商务和野外拓展训练基地等新业态,形成多层次的旅游产品体系。制定全省温泉、冰雪旅游设施建设和服务标准,支持引导洛阳伏牛山、三门峡甘山、西峡老界岭等7大滑雪场和南召莲花、鲁山下汤、鄢陵花都等7大温泉加快发展。
(四)扎实做好旅游业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推进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赴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客源国进行旅游推介,宣传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推介旅游项目和产品,争取更多战略投资者参与我省旅游开发建设。加快推进与港中旅集团等大型企业的旅游合作,发挥示范作用,促进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通过国家旅游局18个驻外办事处和我省涉外团体组织,积极在境外开展招商引资。
(五)加强旅游宣传推介。整合营销资源,创新营销手段,强化宣传推介,不断提升我省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巩固、扩大境内外旅游市场。围绕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及周边省份为主的国内市场,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为主的东南亚市场以及港澳台市场,以韩国、俄罗斯为主的东亚市场,以德国、奥地利为主的欧洲市场,以加拿大为主的北美市场,开展多层次宣传、立体化营销。组团参加在韩国、日本、俄罗斯、德国、英国等国家或地区举办的国际知名旅游展会,赴澳大利亚、新西兰开展联合促销活动,宣传展示我省旅游形象和产品。组织“第四届‘同根同源’豫台旅游高峰论坛”和“百名港澳业界精英访河南”、“千名港澳商界精英看河南”、“万名港澳人士游河南”系列活动。办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封菊花花会、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境内外客商到我省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加强与实力较强的省外、海外媒体合作,与境外大旅行商建立代理机制,充分利用合作方在当地的旅游宣传和产品销售渠道,推广我省旅游线路和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