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加快“两型”社会建设。一是强化节能降耗。继续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抓好钢铁、水泥、电力等重点行业及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技术应用和节能监管,加快大唐、力诺、华艺等新能源发电项目,积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完成12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二是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实施济钢、黄台电厂等重点企业脱硫设施再提高工程,在重点行业、领域和产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启动水质净化三厂二期、西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小清河南岸污水处理厂一期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污水收集管网,确保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1个百分点。三是抓好生态建设。加快森林泉城和水系生态建设,统筹抓好城乡绿化,完成造林1.3万公顷。研究制定加快南部山区生态保护、生态补偿相关政策,制定产业准入和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推进南部山区省级生态功能区建设。
(八)加快社会事业建设,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推进为民办10件实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切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各项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确保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以失地农民、城镇无收入老年居民为重点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积极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年内实现适龄人员全覆盖。加强各类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强化社保基金征缴和监管,大力开展专项救助和慈善救助活动,建立城镇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二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60%以上。继续扩大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落实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确保全面完成医改3年重点任务目标。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和规范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三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舍安全工程,规范新建居住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入园难”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四是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房地产调控各项政策,引导居民合理消费,促进房地产稳定发展。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步伐,开工建设棚户区安置房5000套。进一步调整保障性住房供给结构,加大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建设力度,年内新建公共租赁住房2.3万套,提供廉租住房2000套,全面完成3年20万户农房建设改造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