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升工业设计水平。针对阳江优势传统产业重点地区、重大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内企业的需求,大力推动工业设计发展,提升产业价值。积极开展工业设计成果与优势传统产业对接活动,引导工业设计走进优势传统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利用“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推动粤港设计与阳江优势传统产业合作,帮助提升传统产业价值。
(三)提升产业集中度,推进企业做大做强。
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和个人,制定不同服务政策,形成有效的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对于大企业,主要是在同等条件下,帮助其解决土地、银行贷款、商务等方面的问题,协调其购兼并、国际化等行为;对于中小企业,主要是提供信息、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帮助;对于高学历、高智商的年青创业者,主要是提供创业风险资金、创业基地等服务。
1、培育和引进大企业大项目。进一步完善综合投资环境和招商引资体制机制,积极吸引外来投资,围绕发展优势传统产业,重点引进行业龙头以及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优质大中企业。鼓励现有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力度,指导企业增资扩产和带动配套企业、关联企业前来阳江投资发展。积极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实行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条,加强与本地企业的产业配套。提升产业集中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大项目领导责任制、招商引资奖励机制和项目跟踪服务制,促进重点大项目的落实。
2、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鼓励优势传统产业企业实施体制机制创新,促使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推动企业积极运用国际企业管理标准,熟悉和掌握国际通行的一系列国际标准,与国际接轨,使企业具有国际先进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推进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重建,对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引导企业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资本运营手段扩大经营规模,形成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完善对企业的指导和监管,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健全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四)提升产业环境,发展循环经济。
抓好优势传统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广清洁生产,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是以五金等传统耗能产业为重点,以大中型企业为主,通过技术创新和改进管理,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在企业层面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模式。二是大力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积极贯彻“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方针,鼓励引导企业合理地开发和配置资源,围绕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有效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三是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先在五金、食品等行业开展清洁生产企业认证,再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工作的开展,促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协调统一和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五金刀剪产业重点在节能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上,食品产业重点在降低能耗、物耗和减少污染排放上,以点带面逐步提升产业的环境与资源友好度。
(五)着力加快产业转移园建设。
以广州(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发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高起点做好园区的发展规划,合理设置园区功能分区,引导企业向园区聚集。集中政府可调控的要素,向工业园区倾斜,加快完善园区各项基础设施。用好用活省竞争性扶持资金,拓宽园区建设融资渠道,提升其对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的聚集能力。制订完善的优惠政策措施,创造园区工业用地、用水、用电价格优势,推动一批工业项目上马建设。统筹发展中山火炬(阳西)等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全面提升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把我市打造成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地。
(六)项目建设。
1、五金刀剪行业
重点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科技为支撑,以信息化为引领,加大对五金刀剪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下大力气推出一批具有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新产品、新品牌,力促五金刀剪产业转型升级。
2、食品医药行业
加快推进嘉吉粮油二期项目建设,促成其上马油脂深加工、饲料加工等延伸产业。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扶持做大做强阳东喜之郎、谊林海达、万事达等食品加工企业、加快粤西粮油批发配送中心及粮油仓储交易中心建设。做好广东绿业南药春砂仁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扶持信德药业、金凤生物科技等医药企业做大做强。
3、机电行业
依托我市产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特殊钢产业为主攻方向,大力整合资源,加强自主创新,进一步做优“宏信”、“南沙”等知名品牌。力促高新区镍不锈钢项目尽快建成投产。以汽车轴承、民用与工业用泵、永磁同步电机、电梯设备等主要机电产品发展为重点,优化产品结构。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成立指导小组,由分管委领导及相关的处室负责加强对共建工作的指导协调,制定具体的扶持政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开展。
阳江市成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联席会议,加强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作的统一部署和组织协调,把握工作方向和重大决策,指导、监督和检查转型升级的进展情况及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由阳江市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组建而成,具体负责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日常组织、联络和协调工作,组织编制实施方案,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