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省社科院《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工作评价指标及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

 
  (注:带★的30项指标为2011年评价指标)

  附件2
  评价指标说明

  一、基础设施一体化指标

  1.圈内轨道交通建设和连接程度:主要评价区域内轨道交通与铁路、公路之间客流、物流的快速换乘、转运,实现交通无缝连接和“零距离换乘”目标的情况。

  2.圈内公路网(“断头路”)连通推进程度:主要评价各经济圈加快区域内公路的连通,统筹推进公路网建设进展情况。

  3.圈内年票互通互认程度和城市间公共交通“一卡通”进展程度:主要评价各经济圈整合交通智能卡系统资源,逐步实现圈内公交、地铁、道路和城际轨道“一卡通”的情况。

  4.圈内港口资源整合程度:主要评价各经济圈加强港口功能结构调整,整合优化港口资源,促进港口群协调发展的情况。

  5.圈内交通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衔接程度:主要评价各经济圈专项规划的制定、完善和实施情况,反映圈内各市的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的拟合度、衔接和匹配程度。

  6.圈内电网建设推进和连接程度:主要评价各经济圈完善内外环网、骨干网架结构,增强承接各类型电源分区分层接入能力。

  7.圈内成品油管道建设和连接程度:主要评价各经济圈在支持和协调成品油管道网建设方面的力度。

  8.圈内天然气管道建设和连接程度:主要评价各经济圈支持和协调天然气管道建设及连接的力度。

  9.圈内油、气、电的价格差异系数:主要评价各经济圈油、气、电的价格差异程度,目标在于油、汽、电价格圈内无差异化。

  10.圈内能源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衔接程度:主要评价各经济圈能源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制定、实施和衔接情况,反映圈内各市能源基础设施规划的拟合度和匹配程度。

  11.圈内供水保障一体化程度:主要评价各经济圈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和供水安全程度,包括区域供水管网的互联互通程度、供水水源保证率、自来水普及率和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等。

  12.圈内水资源保护一体化程度:评价各经济圈水资源保护程度,根据圈内各水功能区及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进行评价。

  13.圈内防洪防潮建设设施和合作联动程度:主要评价各经济圈防洪防潮设施建设情况和联动工作机制建立运作情况。

  14.圈内水资源设施专项规划衔接程度:主要评价各经济圈水资源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的制定、实施和衔接情况,反映圈内各市水资源基础设施规划的拟合度和匹配度。

  15.圈内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程度:指无线宽带网络信号的有效覆盖地域面积占特定区域范围的比率,统计口径为第三代通信移动网络(3G)和宽带无线接入网络(WLAN)的综合覆盖率。计算方法:某圈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某圈无线宽带网络实际有效覆盖面积/某圈总面积×100%。

  16.圈内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衔接程度:主要评价各经济圈内各市的信息网络规划建设和相互衔接程度。

  17.圈内信息服务一体化程度:主要评价各经济圈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程度及拟合度、社会信息化水平及拟合度以及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二、产业布局一体化指标

  18.圈内产业布局一体化规划衔接程度:主要评价各经济圈内产业分工差异和布局合理程度,集约发展、错位发展、梯度发展、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格局的构建情况。重点是:(1)圈内产业布局一体化规划及推进情况;(2)优势产业集中度发展情况(优势产业在GDP中比重上升率);(3)优势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及龙头企业带动的企业兼并重组情况;(4)相关产业链、产业配套情况等。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