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规模化和管理规范化创建活动,培育60家“四化”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600家以上,发展社员20万人以上。(责任单位:经管处)
11、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积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流转试点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形市场试点,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培育20个家庭农场,全市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2%以上。(责任单位:经管处)
12、加强农科院综合试验基地建设。签订土地租赁合同,推进土地置换,筹集基地建设资金,完成基地建设规划,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农科院)
13、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积极跟进国家和市科技计划的申报立项工作,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收集、创新与新品种选育、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攻关,组织实施课题攻关40项以上,争取科技成果6项。(责任单位:农科院)
14、加快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抓好20个沼气示范村、5个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5处、户用沼气2800户,配套建设37处沼气乡村服务网点。(责任单位:环能站)
15、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培育壮大70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建设。(责任单位:产业化处)
16、加强农超对接和市场建设。继续开展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年内力争使20至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直接进入超市和各种终端零售市场。继续培育壮大十大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争取5家年交易量超过100万吨。(责任单位:市场信息处)
17、建设青岛市名优农产品展销中心。在青岛农业科技大厦规划建设展销大厅,开展名特优农产品展销, 打造青岛市农业领域最具标志性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交易平台和高端经营服务窗口。(责任单位:市场信息处)
18、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坚持生产性扶贫方针,通过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帮助30个经济欠发达村农民增收10%以上。(责任单位:产业化处)
19、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组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试点,改进和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工作。(责任单位:经管处)
20、大力培育“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按照主导产业突出、集约化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要求,新培育10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提高10个“一镇一业”示范镇的水平。(责任单位:县域经济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