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无数据而无法判断的目标有5项。它们是:降低低出生体重,降低妇女缺乏性贫血、消除维生素A缺乏症,降低儿童腹泻死亡、降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死亡。
在已达标的目标中,《05纲要》较《95纲要》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区的经济、文化等发展比较缓慢,儿童工作的基础还很薄弱,城乡之间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条件、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儿童发展的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特别是边远贫困的农村和牧区,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均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儿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下降速度缓慢;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率还很严重;农村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较低;普及农村卫生厕所困难多;碘缺乏病危害仍未消除;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形势严峻。因此,改善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状况,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
为此,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要求,结合我区儿童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喀什地区儿童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方案。新的《儿童纲要》以促进儿童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儿童身心素质为重点,从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环境、儿童与法律保护4个领域,提出本世纪第一个五年儿童发展的目标和策略措施。本《纲要》将作为新世纪喀什地区儿童工作的行动纲领,必将进一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儿童事业的持续发展。
总目标
到2005年,喀什地区儿童发展的总目标是:坚持“儿童优先”和“一切为了儿童,为了一切儿童”的原则,保障儿童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的权利,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儿童健康的主要指标达到自治区的平均水平;在儿童教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要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完善保障儿童权益的法律体系;依法保障儿童权益,优化儿童成长环境,使处于困境的儿童受到特殊保护。
主要目标与策略措施
一、儿童与健康
改善儿童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主要目标
1、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提倡婚前医学检查;
--努力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2、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
--到2010年将孕产妇死亡率由2005年的158/10万下降到 100/10万以下;
--农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 85 %以上,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0%以上,农牧区消毒接生率达到95%以上;
--孕产妇中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在2000年的基础上下降1/3 ;
--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城市达到 80%以上,农牧区达到60%;
--到2005年达到每个县(市)都要建立独立建制的妇幼保健机构,每个乡、镇(场)卫生院至少有l一2名专职妇幼专干,逐步使每村有一名村级保健员或家庭接生员,妇幼卫生人员持证上岗的比例达到100%。
3、降低儿童死亡率
--到2010年将婴儿死亡率由2005年的31‰降低到30‰左右;
--将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05年的34‰,降低到2010年的30 ‰左右;
--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以县为单位低于1‰;
--计划免疫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85%以上,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以县为单位,12月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在城市达到70%以上,在农村达到50%以上。同时,根据全区实际,逐步将新的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降低新生儿窒息和5岁以下儿童肺炎、腹泻等原因构成的主要死因的死亡率。
4、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增强儿童体质
--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以2000年为基础下降1/4;
--将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控制在10%以下;
--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达到85%以上;
--婴儿母乳喂养率达到90%以上,适时、合理添加辅食;
--减少儿童维生素A缺乏;
--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70%以上,以县为单位尿碘中位数大于100微克/升;
--儿童保健覆盖率在城市达到90%以上,在农牧区达到60%以上,逐步提高女童及流动人口中儿童保健覆盖率;
--中小学生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及格率达到96%以上。
5、加强儿童健康教育和健康保护
--提供多种形式的儿童心理健康咨询及不良心理矫正服务;
--预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的增长和蔓延;
--到2010年,以县为单位,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覆盖率达到100%,传染性肺结核病患儿的治愈率达到85%;
--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吸烟,严禁未成年人吸毒。
策略与措施
1、加强对儿童工作的领导,加大对儿童发展事业的经费投入,切实提高儿童卫生保健服务水平。促进儿童事业的发展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各级财政应保证儿童事业发展的经费稳步增长。不断增加妇幼卫生和疾病控制等有关方面基本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入。
2、认真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妇幼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各族群众和医务人员对婚前医学检查、计划免疫、儿童营养、妇幼卫生保健等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3、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有关性病和艾滋病的危害、预防及自我防范知识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青春期教育以及减少吸烟和预防吸毒的教育。
4、加强对乡村妇幼卫生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现有队伍的素质,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服务能力。在进一步完善县级妇幼卫生保健机构的同时,重点加强乡级卫生院的急救、产科、儿科以及冷链设备的建设。为广大农牧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和各族儿童计划免疫以及各种疾病的诊治、抢救创造必要的条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其功能,在完成好宣传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任务的同时,做好出生缺陷干预、生殖道感染干预和避孕节育优质服务“三大工程”的工作。
5、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的建设和规范化服务。提供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计划免疫、婴幼儿科学喂养、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预防与诊治等各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