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文化提升战略为依托,积极推动版权市场化、产业化建设。实施文化提升战略,整合文化产业的优势资源,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创作。以现代传媒业、出版业为支撑点,以网络产业为增长点,大力发展新闻出版、文化产业创意园区、文化娱乐等核心版权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建立适合我市创意产业和版权产业发展的创造平台、传播平台、展示平台和产业平台。
4.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优先发展创新型农业。加强农作物、养殖业新品种繁育推广和动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服务体系,积极申请动植物新品种及其种植、养殖方法、加工技术的专利,并积极寻求商标保护。对具有传统优势和独有地理环境的农产品,积极采取原产地和地理标记等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提高全市农业产出效益和竞争优势。
(三) 促进有效运用
1.推动知识产权商品化、产业化
鼓励企业对创新成果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支持企业专利技术转化,引导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对在2010年至2020年新认定的国家级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和评为专利金奖的单位给予50万元的奖励,对产品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和省级专利金奖的单位给予20万元奖励。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推动出口结构向高新技术产品、知识产权转让和使用许可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变。
2.突出企业主体
鼓励企业增加技术研发经费的投入,把知识产权工作贯穿于企业开发、技术改造、技术贸易、生产经营、人才流动及产业化等各个环节。鼓励和支持企业健全技术资料与商业秘密管理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统计和财务核算制度,制定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制度,完善对外合作知识产权管理。
3.提升运用能力
将科技兴市、人才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三大战略有效结合。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市场主体将自主知识产权上升为技术标准,培育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有机结合的中小企业。创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为专利、商标、版权等保护与管理专项经费。合理利用知识产权专项资金,提高知识产权制度的运用能力,提升市场主体的核心竞争力。
(四)依法加强保护
1.加强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建设
扩充专职行政执法人员,配备执法专用车辆和专用执法服装,建立市、县区知识专门的执法队伍和产权法律援助中心。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管,企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执法保护体系。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