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河源市委、河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若干意见


  (九)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县两级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构建覆盖市、县、镇、村四级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积极开展农副产品质量认证工作,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

  (十)大力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积极开展“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和“城乡清洁工程”活动,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搞好农业发展规划,防控工业污水废气对农业生产的污染。编制畜禽养殖发展规划,积极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加快建设农村生态风景林、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自然保护区,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和管理,推进林业生态市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确保农村饮用水源水质安全达标。

  二、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加快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步伐,确保到2009年全面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任务。继续实施省人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议案工程,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确保全面完成任务。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土地整治,力争到2011年增加耕地面积2000亩,确保土地占补平衡。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大力实施“沃土工程”,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按照现代农田建设的要求,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加强管理,加快现代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到2011年建设30万亩。

  (十二)加强农村交通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 确保2008年镇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率达到100%。在基本完成镇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的基础上,启动农村路网建设,逐步推进3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硬底化建设。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优化养护资源配置,逐步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推向市场。完善政策,积极发展农村客运,进一步解决农村“出行难”的问题,力争到2011年,全市村委会客运通达率提高到95%以上。加大渡口渡船改造的资金投入,力争到2010年底前完成全市改造任务。

  (十三)加强农村防御气象灾害能力建设。健全农村气象灾害监测体系。新建64个自动气象站,力争到2011年,建成覆盖全市乡镇和重要区域的气象灾害监测网和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系统以及雷电监测网。完善重大突发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服务体系。建立市、县区粮食安全气象预警系统,县级暴雨预报预警系统、森林火灾和火险预报服务系统,市、县级电视天气预报制作系统,加大手机气象短信覆盖面,建成以电视、广播、手机气象短信、“12121”声讯电话等多种形式的市、县、镇、村气象灾害预警应急体系,实现气象信息“村村通”。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