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营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二)实施步骤。
  1.制定方案及启动阶段(2010年12月前)。制定两化融合试验区规划及实施方案,促进项目储备、对接,建立管理体系和机制。
  2.示范建设阶段(2011年1月-2012年12月)。确定并进行企业、项目、园区示范,建设公共支撑与服务平台。
  3.推广应用阶段(2013年1月-2014年8月)。全面推广两化融合示范经验和应用,推进两化融合的广度、深度开展。
  4.总结验收阶段(2014年9月-12月)。进行示范企业、项目总结,各县区、市属经济开发区进行示范和推广应用总结及自查验收;组织进行全市两化融合试验区总结验收;组织迎接山东省两化融合示范性、创新性试验区验收。
  三、主要任务
  (一)突出抓好四个环节。
  1.推进信息技术与研发设计融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山东金利、宝力科技等企业为示范,推进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并行设计、虚拟制造等技术和嵌入式软件、专用芯片融入研发设计的各环节,实现设计研发的数字化与信息化,提高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附加值,促进产品升级和更新换代。
  2.推进信息技术与生产过程融合,促进工业精细化生产。以海科集团、利华益集团等企业为示范,推进制造执行系统(ME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柔性制造(FMS)、集散控制系统(DCS)、智能传感等技术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柔性制造、敏捷制造和生产控制的智能化,促进精细化生产。
  3.推进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融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华泰集团等企业为示范,重点推广应用基于商业智能的新型企业资源计划(ERP)、财务管理(FM)、知识管理(KM)等技术的有效应用,改造管理流程,实现企业管理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集成,提高企业综合效益。
  4.推进信息技术与购销体系融合,提高市场应对能力。推动外向型生产企业普遍建立完整的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拓展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客户(B2C)等模式在工业企业的应用,推广多网异构融合、射频识别(RFID)和物联网等技术、产品,优化企业采购销售流程,提高产品可追溯性,提升企业采购和营销效率。
  (二)重点推进六大产业。
  1.化工产业。重点推进石油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等工艺、装备和管理信息化,应用在线检测、集散控制、工艺流程仿真等技术,实现实时、在线、连续的产品成分与质量分析、控制,提升自动化水平,优化产品品质。构建化工产业安全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低成本、实时、高可靠地实现企业对重点危险源、核心部位、关键环节的数字化检测、视频监控、预警预报、全程管理,提高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水平。促进企业以生产为中心,对采购、销售、仓储、运输、安全、人力资源和财务及成本核算等一体化、集成化管理,提高企业综合信息化集成水平。推进利用信息技术支撑生态化工园区、循环产业链的建设,构建统一的电子商务、产业服务、能源管理和利用、仓储运输、监控等公共平台,促进产业聚集,拉长产业链条,带动产业发展,提升化工产业整体竞争力。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