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营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二O一O年九月二十八日 东政办字〔2010〕10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东营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营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促进全市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以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总体目标,以实施重大项目和工程为抓手,以骨干企业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壮大做强支柱产业,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企业、产业、区域三个层面推动两化融合向纵深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分类推进。统筹规划全市两化融合工作,形成和完善指导全局的工作机制和规划方案;针对产业特点和企业规模,制定针对性强的推进措施。
2.政府引导,企业为主。政府利用规划、政策、管理、考核、标准、公共服务平台、宣传等指导和引导企业实施两化融合,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激发企业内在动力,促进企业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鼓励通讯运营公司、软件企业等创新服务产品,为两化融合提供服务,发展生产性信息服务业。
3.示范先行,点面结合。结合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节能减排等工作的推进,突出重点产业,聚焦重点企业,推进重点项目,培育先进典型,通过以点带面,逐步形成示范推广效应。积极围绕中小企业需求,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两化融合全面发展。
4.高效生态,科学发展。紧紧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个中心,用信息化手段支撑和促进经济的高效化、生态化,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二、建设目标和实施步骤
(一)建设目标。建设示范性、创新性两化融合试验区,打造5家行业标杆企业、20家典型示范企业、5个示范工业园区,建立10家行业信息技术推广中心、10家装备制造加工中心、10家供应链管理示范工程、10家能源监测控制中心;建立两化融合促进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每年为企业提供服务1万次;形成符合我市实际的融合模式和推进体制;两化融合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升,由其催生的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新信息产业年均增长30%以上,开发、应用和产业化水平总体上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