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扎实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确保冬春市场有效供给。一是加强蔬菜产业建设。今冬明春,要在城郊和公路沿线高标准新建蔬菜基地2万亩。抓好蔬菜冬春播生产,优化品种结构,推广工厂化育苗、设施化栽培、立体化种植、地膜覆盖生产,丰富花色品种,完成冬、春播生产面积75万亩。二是加强市场供应调节。商务、粮食、农业、畜牧、蔬菜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冬春特别是元旦、春节市场供应的组织协调力度;蔬菜批发、畜禽屠宰、大型商场、超市等企业,要千方百计做好蔬菜、粮油、肉、蛋、鱼、禽、食用盐、糖、奶制品、海鲜等主要生活必须品的调运、储备和供应。元旦、春节期间,蔬菜日供应量不得低于150万公斤,品种不得少于50个。三是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高标准完成2009和2010年国家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项目建设任务。认真做好禽畜填槽补栏工作,优化良种组合,进一步改良生猪、山羊、郧巴黄牛等品质。大力推广“150”、“500”、生物床养猪模式、“1235”养羊、百头牛场养殖模式、茶(果)园生态鸡养殖模式、优质肉鸡“452”模式、“1638”优质蛋鸡高效饲养模式、万只鸡场养殖模式、“土鸡散养”模式等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力争今冬明春推广“150”养猪模式、“1235”养羊模式各50户。四是加强市场监管。商务、工商、物价、质检、农业等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强对市场主要农产品供应的质量、价格的监测、监管,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让老百姓放心消费“放心菜”、“放心肉”、“放心油”等“放心食品”。
四、切实做好田间作物管理,抓好农业科技推广培训。
各地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小麦、油菜等在田作物的田间管理,落实早施腊肥、培土壅根、覆盖保苗、清沟排涝等“以管补迟”措施,增强越冬作物抗寒力,促进幼苗生长和弱苗转化升级,争取壮苗越冬。一旦发生油菜冻害,要及时摘除受冻叶片及苔部,并追施速效肥,使植株恢复生长,减少冻害损失。要加强果茶作物田间管理,及时采取根蔸培土、主干涂白、熏烟等措施,防止果树发生冻害。要加强病虫防治,保持树体健壮。对在园茶树,冬前要增施一次肥料,行间普遍铺上杂草或禾秆,保证茶树安全越冬。停采封园后,要及时深翻土壤,中耕除草,修整树冠,并进行清园消毒,减少病虫害越冬基数。同时,要利用农闲季节,动员和发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结合科技进村入户、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农民创业培训等工程实施,广泛组织开展以“送资料、送技术、送政策”为主题的科技下乡活动。要利用科技力量,立足农业生产和春播备耕,集成推广“统一良种普及、统一播期、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的“五统一”技术,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要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劳动者职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