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服务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和转诊转院服务机构签订的服务协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四)工伤医疗待遇支付。审核治疗工伤发生符合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1万元以下的由各县(市、区)工伤保险中心负责审核支付;1万元以上的由各县(市、区)工伤保险中心提出初审意见,报市工伤保险中心审批。
七、工伤保险基金管理
(一)工伤保险基金的预决算由市级统一负责编制和组织实施。市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根据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有关规定,统一编制工伤保险基金收支预决算并组织实施,县(市、区)工伤保险经办机构配合市级编制工伤保险基金预决算。
(二)工伤保险基金账户的设立。各县(市、区)工伤保险中心保留原有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的工伤保险基金收入户、支出户,各县(市、区)财政部门不再设立工伤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市本级现有的工伤保险基金收入户、支出户和财政专户直接转为市级统筹管理工伤保险基金的收入户、支出户和财政专户。
(三)各县(市、区)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的基金收入和支出情况,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协助市审计部门做出审计结论。实行市级统筹后,各县(市、区)历年结余的工伤保险基金经市级审计部门审计后,上缴市工伤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参保单位的历年欠费由县(市、区)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继续收缴。市工伤保险中心根据各县(市、区)工伤待遇支付额度核定2个月的周转金,下拨到各县(市、区)工伤保险中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户。
(四)工伤保险基金的上划与拨付。各县(市、区)工伤保险中心征缴的工伤保险费(含滞纳金)于每月25日前全额上缴至市工伤保险基金收入户,在次月5日前将上月发生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总额上报市工伤保险中心。市工伤保险中心审核后向市财政部门申报,于20日前将工伤保险待遇费用拨付到各县(市、区)工伤保险中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户。
(五)建立市级工伤保险储备金制度,储备金主要用于本市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及工伤保险基金入不敷出时支付。储备金不足支付的,由市财政垫付。
市级储备金按当年全市工伤保险基金征缴总额的7%提留,其中2%上解省级工伤保险储备金。当工伤保险储备金滚存总额超过当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的50%时,可以减少储备金的提留比例,具体使用和调整办法另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