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制定“四表一志”
(1)校历表
校历采用表格形式,按学年或学期(培训周期)编制。一般由阶段课程起讫时间、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活动周、开学(开班)、注册、考试、结业的日期和法定节假日以及其他全校性活动的日程等部分组成。
校历表在开学前经校长办公会议审批后印发各部门。
(2)作息时间表
作息时间表在每学期(培训周期)开学前发至各部门和班级。执行中如有变更,须提前一周将变更后的作息时间表下发。
(3)教学进程表
教学进程表是每学期(培训周期)班级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由教务科根据校历、各专业的实施性培训计划编制。内容包括班级、班主任、课程名称、学时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周数安排、考试日期等。教学进程表在开学前一周编好,经教学主管校长审批后执行。教学进程表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4)课程表
课程表包括全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和任课教师课程表。
课程表由教务科编制。班级课程表、任课教师课程表在开学前与作息时间表一并发至班级和任课教师。课程表一经公布,不得随意变动。因特殊情况需调整,须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手续,由教务科下达调课通知。
(5)教学日志
教学日志 (一般为列表形式),参考格式:授课日期、授课时数、内容摘要、学生出勤、偶发事件记录及处理等。
任课教师授课后应逐项认真填写。教务科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查处理。
3.档案、资料和学籍管理
(1)教学文书档案管理
主要内容有:上级及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决议、通报、条例、规定、制度等文件;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教研组的工作计划与总结;教学质量检查和教学评估的总结;学校教学工作的各种上报材料;其他有保留价值的教学管理资料。
教学文书档案由教务科负责收集,按学年建档、保管。
(2)教学业务档案管理
主要内容有: 培训计划、培训大纲(或教学基本要求)及其执行情况说明表;教材使用情况及台帐;校历表、教学进程表、课程表、课程授课计划表、教学日志;学期(培训周期)教学进度检查表;课程考核试题、标准答案、样卷和成绩考核质量分析表;各门课程的学生成绩记载表;学生实习计划、大纲及教材,能反映实践教学情况的有关资料;毕业生参加职业资格鉴定情况;学校专业设置论证情况; 修订培训计划的论证报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