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保障措施
(一)实施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在总结现有成功经验和借鉴发达地区做法的基础上,实施适于我市水稻生产的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明确技术路线。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要具有超前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实用技术与创新技术相结合,农艺技术与农机技术相配套,生产设施与生产发展相适应。通过实施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把水稻育苗与苗期管理、插秧与本田管理、灌溉渠系建设、机械收获、秋季整地等关键环节采取的技术措施、工作措施进行量化,统一标准,便于农民掌握和遵循。要组织农业推广、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涉农企业联合攻关,及时解决水稻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早育苗、早插秧和水田机械应用等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加快我市水稻标准化生产进程。
(二)推广普及先进农艺农机技术
1.开展科技培训。不断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业农机推广、植保、土肥、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科研推广部门的作用,全面开展以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为核心内容的技术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广播电视讲座、现场指导、科技示范户和专业户带动、高产创建示范田展示等多种有效形式,把集成配套的标准化栽培技术传授给农民,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2.推广重点技术。在继续抓好现有良种良法应用的同时,重点搞好秋备床土秋做床、苗床稻草覆盖增温、机械播种、标准化大棚育苗、新型钵盘和钵体毯式育苗、水肥科学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免耕打浆、机械插秧、机械收割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提高水稻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3.提高机械化水平。要抓住国家实行购置农机具补贴政策契机,引导农民积极购置水稻生产机械,大幅度增加我市农业机械保有量和使用量,在机械播种育苗、机械插秧、机械收割等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
(三)落实扶持政策
1.增加财政投入。各级政府要逐步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扶持机插机收、秋备床土、秋做床、标准化育苗大棚建设、水田整治等项目。
2.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扶持政策。认真落实水稻良种补贴、育苗棚室补贴、购机补贴等相关政策,利用政策优势,有效解决投资需求与地方财力薄弱的矛盾。
3.整合各类农业资金。要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整合粮油高产创建、农发、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各类涉农资金,扶持水稻标准化生产项目建设。要通过政府引导、政策吸引等途径,鼓励民间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农民投资,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