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培训形式
1.结合项目集中办班培训。结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和绿色证书培训等项目,组织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和骨干专业农民等,按规定标准和要求集中办好培训班。
2.安排产业专家巡回授课。围绕各地产业发展需要,选择一批技术能力强的产业专家和学者,深入乡村开展巡回授课和专题演讲,并组织一批“土专家”在当地开展现身说法。
3.利用平台远程技术服务。充分发挥长春数字化学习港、长农网、农技服务热线--“农技110”等平台的作用,及时为农民解疑答难、传播技术、交流信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资源,通过开设专栏、安排专题讲座等实施远程指导服务。长春电视台将开设“长春市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专家讲堂”栏目,围绕农业重大工程项目和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确定专题,制作播出系列专题节目(具体实施方案另行制定)。
4.组织科技人员入户指导。组织各级各类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中专院校、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广大农业科技人员,通过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和下乡进村入户,帮助基层和农民总结今年农业生产经验、研究制定明年生产计划、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5.根据需要外出考察学习。结合当地实际,通过组织农村基层干部、产业发展带头人、农民创业学员等,走出去考察交流,学习提高,进一步开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视野、增长促进科学发展见识、交流增收致富经验、学习先进适用技术。
三、保障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要把这次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和全市有关“三农”工作一系列重要部署的一个实际步骤,作为今冬明春农业农村工作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各级政府重要工作日程,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采取措施,统筹推进。本次活动由市农委牵头,市财政局、市畜牧局、市妇联以及市农科院等共同组织开展,成立长春市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领导小组(见附件1),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农委,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牵头部门和专人负责,加强对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的情况调度、工作指导和检查总结。
(二)落实技术包保责任
协调8个农业科研与推广单位,对我市10个县(市)、区进行技术包保对接(见附件3)。各县(市)、区要积极主动地与包保单位沟通联系,为包保单位开展培训服务提供便利条件,共同做好大培训各项工作。
(三)加大投入
各县(市)、区要紧紧依托项目推动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深入开展,尤其要大力组织实施好中央和省安排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试点、绿色证书培训以及市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奖、重大农业技术推广、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认真组织好新农村建设、农机购置补贴等国家、省和市在农业和农村实施的重大农业工程项目中有关农民培训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科技人员下乡、组织农民培训、宣传发动等必要的经费投入。参与活动的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组织科技力量,抽调精干的管理人员,落实具体的工作目标,集中时间全面投入到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当中,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四)注重搞好宣传引导
要充分发挥各类宣传媒体的作用,宣传党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动力,宣传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好做法、好典型,营造社会氛围;宣传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和先进人物事迹;宣传农民群众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典型,激发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和发展生产的主动性。
附件:1.长春市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长春市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指导性培训任务分解表
3.长春市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包保任务表、
附件1:
长春市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