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完善旅游标准化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四川省旅游标准化工作协调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能,切实解决我省旅游标准化进程中的问题。制定《四川省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标准的立项、制定、技术审查、报批等各项工作制度。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三)深化旅游标准化理论研究
对旅游标准化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要充分体现时代性、创新性。要把握旅游业发展的时代脉搏,前瞻性地提出旅游标准化发展思路和目标。要研究旅游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重点研究推广环境保护型的开发模式;研究推广资源节约型的旅游经营模式;研究倡导环境友好型的旅游消费模式。要研究如何提升旅游企业在管理、信誉、品牌、服务、理念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软实力”。要进一步加强对旅游标准的适用性和标准评定程序的跟踪研究,加大对研究成果的推广运用。应当借鉴国外同行业的先进经验,探索建立并发展旅游业自身的认征体系。
(四)加快旅游标准化队伍建设
充分利用旅游高等院校、旅游职业院校、旅游科研院所等旅游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开设旅游标准化课程或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和普及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基层旅游标准化管理人员的旅游标准化专业知识,形成一支既精通旅游业务,又熟悉旅游标准化工作的专业队伍。建立旅游标准化人才库,加强对省内外旅游标准化的考察和研究,鼓励通过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支适应国内外标准化组织需要的高素质的旅游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
四川省旅游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国家旅游局自2000年发布实施《旅游业标准体系表》(旅管理发〔2000〕064号)后又于2009年修订颁布了《旅游业标准体系表》,建立了以旅游六要素为基础的标准体系框架,对推动旅游标准的立项和制订及修订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省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全国唯一的旅游标准化试点省,为了确保旅游标准化试点成功、顺利建成全国示范省,我局组织有关专家,深入调研,在参考《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表》基础上,编制了《四川省旅游业标准体系表》(以下简称“体系表”)。
一、必要性
标准体系是指将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照内在联系组成的有机整体。旅游业标准体系表是指将旅游业标准按照某种内在联系排列起来的图表,用来表达旅游业标准体系的构思、设想、整体规划,是旅游业标准系统集成的表现形式,是一定时期内标准制修订的重要依据,是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一)促进我省旅游业标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我省旅游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将搭建起我省旅游标准的基本框架,有助于改变目前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随意性,进一步构建起科学、合理的旅游标准化结构。
(二)进一步明晰我省旅游标准化工作目标。编制标准体系表将理清我省旅游业标准编制工作思路和方向,对今后标准制定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三)为全国旅游标准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在《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表》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我省旅游业标准体系表在标准体系构建、内在逻辑关系等进行了适当调整,使旅游标准化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更明晰、体系更完善、结构更合理,为全国旅游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二、目标
(一)作为全省旅游标准制修订基本依据。
(二)构建科学、合理旅游标准框架,为全省旅游标准化工作奠定基础、规划蓝图。
(三)确定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主要范围和重点领域。
三、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强旅游业标准体系建设,扩大标准覆盖领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促进我省旅游服务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为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四、编制依据
国家和我省对旅游标准化建设有比较完善的政策和法规,现将其中10项主要项目列举如下:
(一)《国务院
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
(二)《
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四)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五)《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六)《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09-2015)》;
(七)《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6-91);
(八)《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基本要求》GB/T 24421.1-2009
(九)《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标准体系》GB/T 24421.2-2009
(十)《四川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五、编制原则
(一)科学合理。从旅游产业的运行规律出发,运用标准化基本原理和系统工程理论,按照旅游业涉及范围内的标准对象、以旅游学科建设为基础但又不拘泥,强调所列各项是指将来有可能通过旅游标准约束和规范的,注重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统一。
(二)全面系统。标准体系表基本涵盖旅游经济活动及其服务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旅游业现有的和预计发展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尽可能达到结构完整、层次清晰。
(三)重点突出。以满足旅游者需求和服务民生、提高行业服务水平为核心,以旅游业要素系统作为旅游标准的重点领域。
(四)适度超前。既满足当前旅游业对标准的实际需要,又体现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保持体系表的可扩充性,为新的标准发展预留空间。
(五)开放协调。本体系表是开放式的,其中标准是按旅游经济活动的同一性而不是按行政管理系统而划分,接纳旅游相关行业部门参与标准的制定。如出现交叉问题,旅游主管部门将牵头或协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
六、旅游业标准体系表内容说明
(一)总框架(见图1)。以《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表》为基础,将我省旅游业标准体系分为旅游业基础标准、旅游业要素系统标准、旅游业支持系统标准、旅游业管理标准。
1.旅游业基础标准。按照《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6-2009),基础标准指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或包含一个特定领域的通用条款的标准。具体到旅游业基础标准,指在旅游标准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标准体系》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分为:标准化导则、术语与缩略语标准、符号与标志标准、数值与数据标准、量和单位标准、测量标准。根据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借鉴其分类方法,结合我省旅游标准化示范省创建实施方案,基础标准主要包括标准化导则、术语标准、符号与标志标准、数值与数据标准、实施评价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