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路运输方面
1、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制度。一是落实道路运输安全隐患整治“五项制度”,建立道路运输行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开展道路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评估,推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卡。二是落实客运站安全检查制度。规范客运站接纳车辆行为规范,实施客运站接纳车辆报备制度,落实客运站的出站车辆安全门检制度、进站旅客行包安全检查制度,全面推行客运站“三不进站五不出站”制度(即危险品不进站、无关人员不进站(发车区)、无关车辆不进站,超载客车不出站、安全例检不合格客车不出站、驾驶员资格不符合要求不出站、客车证件不齐全不出站、“出站登记表”未经审核签字不出站)。三级以上客运站车辆安全例检率、进站旅客行包例检率达到100%,客车超载出站率为0。三是落实承运人责任险制度,营运客车、危险品运输车辆承运人责任险投保率达到100%。四是落实车辆技术管理制度。营运客车(含出租车)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率100%、营运货车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率达90%,营运车辆管理档案建档率100%。五是落实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客货运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2、落实道路运输“三关一监督”安全监管职责。各级运管机构成立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安全管理工作例会制度。围绕落实“三关一监督”,加强对基层运管机构的指导和抽查,加强对道路运输企业的检查、督促,做到安全管理工作有安排、有检查、有记录、有落实。督促道路运输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切实强化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主体责任。
3、落实GPS推广应用工作。完成9200辆营运车辆GPS安装,建立省、市、县三级GPS车辆运营系统监控平台,充分发挥其定位、报警、救援、民导航等功能,实施道路运输全程监控,保障道路运输经营者和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三)水路方面
一是组织开展“两防”回头看。“两防”回头看按照隐患再排查、整改再督促和开展评估总结验收三个阶段进行。回顾去年“两防”活动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对照法律法规及“两防”活动相关文件要求,继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工作,确保隐患排查不留盲区和死角,建立安全隐患数据库;对隐患整改实行挂牌督办和“销号”管理,确保每一个查出的隐患及时有效整改,梳理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在组织对各市州“两防”活动情况进行检查验收的基础上,接受交通部“两防”活动总结验收组的检查验收。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