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和谐校园建设工程。一是市、县两级政府和民办学校要依法落实学校安全经费;进一步落实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确保学校的食品安全、治安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防灾安全。二是健全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协调工作机制,取缔校园周边违规经营的网吧、歌厅、饮食摊床等场所;深入开展“警务进校园”和“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使警务覆盖率和创建率达到100%。三是建立和完善师生体质健康监测检查机制,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指导学校做好学生常见病和甲流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四是深化校园绿化工作,村小以上学校绿化率达到100%;创建市级校园环境艺术化先进学校(幼儿园)25-30所;稳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全力提升学校的艺术品位和环境育人功能。
(八)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一是深入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举办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继续实施“清泉源头”读书计划,大力宣传师德建设典型事迹,以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现代教育技术、教研科研、语言文字等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二是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校校公开课、天天公开课、人人公开课”活动,建立校长、教师区域间、校际间听评课的沟通机制。三是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并组织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多媒体课件大赛。四是严格执行教师准入制度,继续实施“辽宁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农村从教计划”,保质保量完成省下达的指标。五是评选教育教学专家20名、名师40名、名校长20名、名学校15所;认真组织实施238个市级、30个省级和2个国家级科研课题论证工作。六是强化教师进修院校职能,及时足额拨付教师进修院校人均公用经费,充分发挥其师干训基地和教科研中心等重要作用;教师培训经费不低于本地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学校公用经费的5%要用于教师培训。
(九)素质教育提升工程。推广开原市民主小学和调兵山市第一中学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果和经验,加强德育,改善智育,重视体育,提升美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构建德育为先的育人体系,健全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增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及社会实践的联系;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齐开全必修课程并积极开设选修课程;完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家庭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二是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深入实施体育与艺术“2+1”工程,使普及率达到30-50%;进一步加强体育卫生器材配备建设力度;举办科技节和开展“歌满校园”活动,提升广大师生的科学和艺术素养。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