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充分发挥“151”师德库载体作用,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以“151”师德库为基础素材,通过开设专栏、集中访谈,跟踪报道等多种方式,增强师德宣传工作的生动性和时效性。依法按时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做好湖北名师评选和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坚持向一线教师倾斜,充分发挥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评价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导向作用。组织教师节的评比表彰活动。
17、结合国家“特岗计划”,继续扩大“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规模。通过实施项目捆绑、政策激励、考核评价等机制,调动基层接收资教生和特岗教师的积极性,选派3000名资教生到农村乡镇学校任教。鼓励高校选拔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学校任教。
18、启动第二期“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建立教师、校长培训的长效机制。制定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建立省-市-县培训三级联动机制,分片推进,分层培训,分类提高,重点制定第二期“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实施办法,五年免费集中培训教师和校长10万人。
19、实施“楚天学者计划”和“楚天中小学教师校长卓越工程”,加大高水平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继续实施评审绿色通道,对杰出人才和特殊人才适时评审。评审岗位和人选向国家重点学科倾斜。加强楚天学者团队建设,调研制定楚天学者团队的培养管理办法。加大海外宣传力度,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建立楚天学者数据库,加强管理服务。启动“楚天中小学教师校长卓越工程”,每年在全省遴选一批具有良好职业前景的优秀中小学教师和校长,通过培训研讨、挂职跟岗、在岗研修、出国深造、导师引导等多种形式进行培养,为卓越教师和校长成长奠定基础。
20、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完善教师考核办法和管理办法。总结、交流各地开展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教师、校长绩效考核办法,落实向农村学校、艰苦边远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倾斜的政策。妥善处理好绩效工资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维护教师队伍的稳定。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定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意见。
六、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1、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贯彻落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精神,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积极创新德育活动形式。加强德育阵地建设,利用“形势教育大课堂”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督促指导各地的校外活动场所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加强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启动9个新建国家级项目;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强对家长学校的指导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