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的通知


  --扶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大力实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帮扶机制,全面加快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本解决上学、就医、住房、交通等突出民生问题。加快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缩小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与全省发展水平的差距。

  --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处理好主体功能区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关系。以县为单位,按照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主体功能要求,合理引导人口和生产要素向重点开发区域集聚,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的人均财政投入,优化基础设施布局,集约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完善差别化的政策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五)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快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十二五”期间,要把全面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扩大就业。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实施省内就业与劳务输出并举,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大力开展就业见习、就业援助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构建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创业基地建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增强社会保障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核心,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全面实施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市(州)级统筹。逐步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范围和覆盖面,统筹城乡医疗保障,逐步提高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切实解决居民的住房困难。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扶持,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合理使用制度,有效保障群众基本用药。着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建立多元办医格局。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加强职业病防治。完善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家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积极发展竞技体育,大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发展。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有效实施《妇女发展纲要》和《儿童发展纲要》,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以残疾人康复、就业、托养、无障碍设施建设等为重点,加快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大幅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基本养老金水平,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着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促进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努力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大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引导社会各方面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重点完善市(州)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常态维稳力量组织指挥体系,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深入开展群众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依法打击犯罪,减少和消除不稳定因素。加强基层政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司法保障条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宗教场所、重点人员、出入境人员、外来人员和信息网络管理,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重大事件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权益,避免和减少灾害损失。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建设和管理,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培育各类民间服务性组织,发挥其联系社区、沟通民意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国防动员体系建设,提高应战应急能力。

  (六)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十二五”期间,要更加重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和条件。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积极发展特殊教育,保障特殊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权利。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和弱势群体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扩充中职教育资源,提高高职教育整体水平,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幼儿园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高效的终身教育体系。以农村教师队伍为重点,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特级教师、职业教育教师等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着力解决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稳定和短缺问题。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