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延伸便民服务网络。
1、巩固、完善已进入社区的服务项目。巩固已发挥服务功能的城市居民低保、城市医疗救助、弱势群体救助、《再就业优惠证》办理等11项便民服务项目,确保其功能的发挥。进一步完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残疾人康复、消防安全等11项便民服务项目的服务功能,保证其功能的完整性。
2、在市区22个街道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对居民普遍要求进入社区的身份证办理、户口迁移办理、《老年证》和《残疾证》办理、手机费和各类税费收缴、车票预订、房屋产权办理等服务项目,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切实可行措施和办法,将确实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服务项目,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委托街道承担管理。
3、加快延伸街道社区便民服务载体建设。各区政府和职能部门要以服务型政府建设年为契机,整合基层办事机构,尽快制定延伸街道、社区服务项目载体建设方案。凡是能够提供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服务的项目都要延伸到服务中心,街道建立提供救助、社保、教育等为内容“一站式”服务中心,社区要完善卫生服务中心、警务室以及就业、社保等公益性服务窗口,确保为群众服务项目功能的发挥提供平台。
以上工作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区政府和勃利种畜场。时间要求:2008年3月31日前完成方案设计,7月底前延伸到位。
(三)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体系。
1、完善各单位内部局域网建设。设计一个整体规划,建设内外两个网络,完成中心平台建设、系列软件开发、网络覆盖延伸、技术维护和软件升级等,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和政府门户网站,实现各单位内部信息传输网络化,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进一步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加快审批事项单位内部后台流转速度。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各有关部门。时间要求:2008年6月底达到基本运行状态,年末前实现规范运行。
2、完善全市电子政务网建设。整合市政府、部门、区县政府电子政务资源,建立覆盖全市各区县、部门、街道(乡镇)和社区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实现网上业务协同互动、信息资源共享,为延伸便民服务网络提供电子信息技术支持。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区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时间要求: 2008年年末投入使用。
3、建设网上政务服务大厅。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面向公众建设网上政务大厅,实现各类审批事项的前置条件、办理程序、办结时限、收费标准、政策法规等网上发布、网上咨询,并提供表格下载、申报、缴费、办件查询、投诉等网上审批服务。责任单位:市政府办、服务型政府建设办公室、区县政府和市政府各相关部门。时间要求:2008年3月完成方案设计,8月份运行使用。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