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企业上规模。每年培育200户微小企业成长,其中100户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详见附表)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组织。成立市推进“三上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市直相关单位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委,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统一部署、协调和调度“三上工程”推进工作,并依据工业强市奖励办法,制定全市工业企业经济运行、项目建设考核具体实施意见,组织对市开发区、各县市区和企业“三上工程”工作督查考核。各县市区均要相应成立领导组织。
(二)建立重点企业领导联系、帮扶制度。针对三个 “百亿”目标企业,专门成立市领导直接帮扶制度,天大集团、博西华、全柴集团分别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市政府分管工业负责同志直接联系;市开发区和各县市区根据各地重点骨干企业、重点项目分别实行领导点对点联系负责,开展“千名干部帮千企”活动。
(三)建立推进“三上工程”调度制度。“三上工程”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业经济运行、项目建设调度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每位成员要对所联系的企业和项目按月进行调度,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四)建立和完善推进“三上工程”服务体系。一是完善融资服务平台,将银政企对接服务活动常态化,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来滁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成立农村合作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引导企业集合发债,鼓励和培育企业上市,推动担保体系建设。二是完善人才服务平台,继续与高等院校合作,加大对支柱产业、重点企业高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鼓励企业建立硕士生工作站和博士生指导站,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校企联合,定向培养企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能人才。三是完善创业服务平台,鼓励建立创业基地,引入劳动再就业政策,孵化中小企业,建立中小企业服务网,以信息化网络服务为手段,在物流运输、管理咨询、法律服务、审计评估等方面展开服务。四是完善技术服务平台,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力度,实施品牌战略,拓展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功能,展开对企业和社会节能监测、新型墙材技术推广运用、科技成果转化、产品推荐等方面的服务。五是完善政策服务平台,加大对国家和省发展工业的产业导向政策宣传力度,加大对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各类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协调相关部门,帮助企业争取各类政策兑现,激励外来企业和本土企业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