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石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2009-2015)》的通知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石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2009-2015)》的通知


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黄石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2009-2015)》已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一日

黄石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2009-201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和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机遇,呼应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黄石市紧临长江黄金水道和产业基础良好的优势,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加快构建湖北长江经济带鄂东地区重要战略支点,根据《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总体规划》,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范围包括黄石市辖区(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大冶市、阳新县;规划基准年为2008年,近中期为2009-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

  一、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

  黄石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东北临长江,与黄冈市的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隔江相望。沿江上起鄂州市艾家湾,下迄阳新县上巢湖天马岭,岸线全长73公里,约占全省长江经济带总长度的7%;国土面积4583平方公里,占全省长江经济带国土面积的8.5%;总人口达257万人,占全省长江经济带总人口的9.4%;全市水资源总量为42.43亿立方米,境内有大小河流408条,总河长1732公里。作为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重要支点、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和鄂东区域经济龙头,黄石市具备推进新一轮开放开发的良好条件和发展环境。

  (一)基础条件

  1.产业基础较为坚实,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黄石市工业基础雄厚,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支柱,以建材、能源、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等为重点,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同时,以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为重点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以批发零售、餐饮为重点的商贸流通业业态水平逐步提升,以物流、文化旅游、房地产为重点的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农业以粮油、蔬菜、水产、生猪、家禽、林特等六大板块为主体,建成了一批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具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良好条件。2008年,全市完成地方生产总值556.57亿元,增长11.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8.2亿元,增长12.6%;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61亿元,增长1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2.67亿元,增长2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5.65亿元,增长23.2%;外贸出口完成7.09亿美元,增长44.6%;实际利用外资完成3.08亿美元,增长16.2%。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7.4:53.5:39.1。

  2.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港口发展具有潜力。黄石市位于长江经济带的中心区域和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层,是鄂、赣、皖三省交界地区的重要枢纽、省长江经济带下段城市群(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湖北长江武汉-黄石段的重点开发区域,在长江经济带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区位优势。黄石市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和全国重点港口城市,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网中定位为“以公路、港口功能为主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黄石港是长江湖北段的东南门户和水陆交通枢纽,是全国28个重要的内河港口之一、国家规划的长江水系16个主要港口之一、湖北省两个“一类开放”口岸之一。目前,拥有各类码头48座,2个5000万吨级泊位的外贸码头,可常年通航5000吨级远洋货轮,实现江海联运。黄石市的岸线资源和建港条件十分优越,正在兴建的棋盘洲港区将成为长江东段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为完备的港口之一,通过与武九铁路延伸段、大广高速、杭瑞高速以及规划建设的棋盘洲长江大桥对接,必将成为鄂东地区水陆联运中心和物流中心。

  (二)发展机遇

  当前,黄石市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机遇。从宏观政策的走向看,国家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黄石市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更加有利;“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中部崛起“两比照”、资源型城市转型等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及开发区有望升格国家级,将使黄石市的政策优势进一步凸显。从自身发展的条件看,黄石市工业基础较好,随着以黄金山工业园为核心的“三园一带”开发建设步伐加快,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平台更加坚实。在全省加快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新形势下,有利于引领传统优势产业、各类园区和城镇布局向沿江区域相对集中,使沿江地区成为黄石市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1.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实施“跨江发展”战略,加快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沿江各市的经济合作交流,有利于推进武汉城市圈,特别是鄂东组团的一体化进程,提升黄石市作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对黄石市市辖区及大冶市、阳新县的对接联动、城乡统筹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依托沿江城市的港口和综合交通区位优势,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改造提升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延伸特钢、铜两大产业链条;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化工医药等接续替代产业;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与大产业相配套的现代物流业,重点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促进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提升黄石市大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3.有利于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借助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势能,加快实施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棋盘洲长江大桥等一批沿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争创国家级开发区为契机,加快推进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区建设,提高黄石市对外开放水平,使黄石市成为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先导区。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三大战略”,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为核心,以大产业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构建黄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总体格局为目标,加快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等“三大体系”建设,坚持科学开发、协调开发、“两型”开发、和谐开发,努力把黄石市建设成为长江中游开放程度高、体制机制新、承载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湖北长江经济带东翼的重要战略支点。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