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宣城市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


  4.企业重组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加强体制创新,消除影响企业重组的体制性障碍,推动有色金属企业集团化发展和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重组;加强招商引资,重点引进一批产品附加值高、设备和工艺先进的有色金属加工企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引进一批与有色金属制品相关联的制造企业,推进有色金属制品产业链条延伸。

  (三)调整和振兴目标

  到2011年:

  1.总量目标。宣城市规模以上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7%,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实现铜选矿含铜量1900吨,实现选矿含钼、钨量120万吨;实现铜材加工产量45万吨、铝制品产量10万吨。

  2.技术进步目标。以金润铜材、生信铝业、宝隆铜业等企业为重点,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使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结构实现多元化,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国内一流。

  3.产品结构目标。大力发展高强高导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如引线框架用高精铜板带、高强高导铜合金线,铜基粉体材料,绿色合金棒材、丝、管,稀贵金属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关键品种。铝产品重点发展高档彩色铝型材、铸铝合金汽车零部件、高档电子铝箔、大截面、薄壁空心型材等产品。到2011年,铜材加工产品中,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占50%以上;铝材产品中,高档铝型材和铸铝合金等产品占50%以上。

  四、区域布局

  以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以降低社会成本、保护环境、提高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方向,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的产业优势、基础和条件,按照市场需求、产业升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和相关产业的思路部署生产力、鼓励各企业挖掘自身潜力,加快发展有色金属产业。围绕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把我市打造成沿江优质有色金属加工基地。

  (一)铜加工产业。以郎溪县为核心,在郎溪经济开发区和新发镇高起点设立再生铜拆解基地和铜加工产业园,用3-5年时间初步建成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配套、投资环境优良的循环经济园,鼓励和引导上下游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产业优势明显的板块经济,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再生铜和各类铜材供应及加工基地。同时对市直宝隆铜业公司、广德县新昌电器材料厂、绩溪县万全铜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国泰铜业有限公司、泾县亿通铜材等铜加工企业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和改造,提升生产装备和生产工艺,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