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6年河池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失效]

  (三)规范养殖生产过程,有效遏制使用违禁药物的行为,争取2006年饲料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水产品氯霉素检测合格率和生猪“瘦肉精” 检测合格率分别保持在98%以上。
  (四)整顿和规范食品生产加工秩序,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查处和打击食品生产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无标准或不执行标准制售假冒劣质食品的违法行为。
  (五)全面推进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行为;打击无照经营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规范食品市场主体准入;推行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和退市制度;建立2-3个食品安全监管示范工商所。
  (六)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违法行为,注水肉和病害肉上市得到全面遏制,县城以上生猪进点屠宰率达到95%以上,乡(镇)力争达到92%以上。推行《酒类流通备案登记》和《酒类经营随附单》制度,酒类流通管理实现新突破。
  (七)进一步加强对餐饮消费环节的监管和整治。以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为重点,全面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食品卫生安全预警机制。
  三、整治重点和内容
  (一)突出重点,抓好农村食品安全工作
  1、将抓好农村食品安全作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使命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监管机制,把监管资源向农村倾斜,下移监管重心,提升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2、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的监管,突出抓好分散在广大农村的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作坊、小商店、小食品店、代销点、小餐馆、饮食摊(点)和学校食堂的整治,加强农村自办宴席的指导和监督,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3、积极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现代流通网、监督责任网和群众监督网建设,建立农村专、兼职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填补监管空白,有效遏制假冒伪劣食品流向农村。在广大农村推进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三绿工程”,鼓励名优食品下乡,引导农民科学消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大力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大对农产品污染源头治理力度
  1、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围绕我市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大名特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施力度,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档案,实施从生产到销售全程记录管理,建立健全质量可追溯制度。年内新增50万亩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市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推广应用面积达到250万亩;继续实施建立香猪、瑶鸡、乌鸡、优质肉牛、山羊和三元杂交猪生产基地,年内建立15家水产畜牧标准化生产示范场。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