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工程
按照建设社会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实现宽带进村入户,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信息体系。选择有条件的村作为示范点,在村委会设立信息所,落实办公室、机器设备、人员配置等。建立农业技术数据库、农业专家数据库、政策法规数据库、农业灾害数据库、农业企业数据库、生产资料数据库、质量标准数据库、农情信息数据库等信息库,及时为农业用户传达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建立农业供求信息的采集和发布系统、农业网上信息咨询系统、远程视频培训系统、农业网络视频点播系统,完善“三农”综合信息服务网节点,发展农业信息员队伍。通过示范村实践,探索出农村信息化基地服务和发展模式,为农民的生产、经营服务。
(四)四大信息资源开发类工程
1.中国-东盟基础数据库工程
开发建设网络环境下东盟信息资源及数据库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信息服务的国际通道和主要服务平台,通过应用推广,将整合分散于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图书情报机构和企业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建成有权威性、有特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信息资源数据库,为我国各级政府、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提供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科技、经济、贸易、金融、投资和合作项目等主要方面的信息服务,为政府部门提供战略决策支持,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在各领域的合作。
2.城市建设与管理信息系统工程
建设和完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和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城市规划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标准化和规划信息服务的网络化、社会化。建设和完善城市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加快道路、自来水、电、煤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服务数字化进程。
建设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数字城市技术,采用“万米单位网络”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的精确定位,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建设和完善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地籍、房籍基础信息数据库,提高房地产宏观调控与管理水平;建设生态管理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环境保护管理、环境卫生管理、自然生态资源管理等。
3.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建立公共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公共科技资源共享。 大力发展数据库服务。在进一步完善已建成的数据库基础上,引进开发若干科技信息子数据库,自建一批社会所急需的、能为微观经济活动服务的事实型数据库,包括科技文献数据库、高新技术及新产品开发数据库、商情和市场数据库等,从而将科技情报从传统的服务形式向以数据库服务为重点的现代化方向发展。不断扩大联机检索的范围和种类,研究对东盟国家科技数据库系统的利用。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信息系统,集中相关科技成果项目和科技成果需求,为成果转化提供一个专业、全面、全程一体化服务。
4.政务数据资源中心工程
完成全市政务公共信息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推进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工程建设与应用,实现全市各有关部门业务数据库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安全监控、技术服务、规范数据标准等功能。建设公共信息数据库,获取跨局、跨业务部门信息资源和对全市重大决策产生影响的统计、分析数据,实现信息资源最大化共享,并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建设数据标准规范体系、数据资源查询系统、数据接口、安全防范保障体系等。
(五)五大网络工程
1.基础通信管线网络工程
继续抓好集约化信息管线网络建设,提高本地互联网络的信息交互能力,逐步实现各大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2.城域宽带公共信息网络工程
引导各大通信运营商充分运用各种网络资源,构建覆盖全市的宽带城域网,为全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宽带接入通信的保障。
3.政府专用网络工程
依托南宁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县区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连接政府各部门的宽带光纤网络,将市级和县区两级政府部门的网络统一建设和整合,构成完整高速可靠安全的统一网络平台。
4.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工程
在继续发展gsm和cdma网络的基础上,推动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3g)建设,实现3g网络和gsm、cdma网络的共容,使3g进入规模商用。
5.数字电视网络工程
以南宁市作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选择的开展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城市机遇为契机,加快推进有线数字电视示范网建设,建设符合广播电视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管理规定的有线数字电视服务平台,探索建立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管理新机制和运营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