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继续推进宁波电子口岸建设。宁波电子口岸要以进一步改善大通关环境为目标,强化平台功能和服务的建设,实现与口岸执法部门的互联互通。继续完善政务服务,拓展商务服务,以海运为基础,发展支持空运、内陆运输及多式联运方式的信息交换,建设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口岸信息平台。
2.推进第四方物流市场的跨越式发展。第四方物流市场要进一步整合社会物流信息化资源,大力发展物流网上交易服务。拓展客户,做大市场,加快形成全市统一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国际化的一流服务平台,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客户提供全程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服务。以第四方物流平台建设为抓手,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升区域物流整体发展水平。
3.参与全省行业性公共信息平台的共建共享。依托行业管理部门,与省里共同建设全省道路货运信息网络、水运货物信息网络、铁路货运信息网络、航空货运信息网络、快递信息网络等,形成全省统一,国内一流的行业性公共物流信息系统。
4.加强物流园区(基地)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各物流园区(项目)开发主体要主动承担起建设园区公共信息平台的任务,并加强物流信息标准与电子口岸、第四方物流平台相对接,促进物流信息的交换与共享。鼓励企业加强物流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建设,并加强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
四、发展环境
(十八)实施积极的财政支持政策。加大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整合现有物流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培育,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先进物流技术装备应用,先进运输组织方式推广,物流企业标准化试点,以及物流人才培养等。按照信息化、标准化、品牌化、专业化的“四个化”要求,研究制订现代物流示范企业认定和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和引导。对企业采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自动分拣系统等先进物流技术和设备的,列入市政府科技项目经费和技术改造项目计划。各地要结合实际增加物流业专项资金,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
(十九)加大金融对物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银行在独立审贷的基础上,向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发放贷款,加强对重点物流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小额担保贷款公司,完善贷款担保体系,鼓励各类担保基金向物流业倾斜。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股票上市等方式筹措资金。支持第四方物流平台开展高水平的物流结算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