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红枣产业
以扩大种植规模为基础,以提高产品保鲜和加工水平为关键,推动产业发展上层次、上水平。加强基地建设,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快技术研发,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发展以中部干旱带制干红枣基地、灵武鲜食红枣基地为主体的红枣产业带。
新建红枣基地22万亩,纳入国家重点造林工程,除按国家重点造林工程标准每亩补助70元外,对当年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的,自治区财政每亩补助50元。
(十)优质牧草产业
以促进草畜结合为出发点,扩大人工种草面积;以发展草产品加工与营销为突破口,推动草产业提质增效。着力加强优质牧草基地建设,努力提高优质牧草种植和管理水平,大力推广优质牧草机械化作业,强力培育草业龙头企业,力促南部山区多年生牧草、中部干旱带一年生牧草、引黄灌区粮经饲"三元"结构种植三大优势产区建设。
1.新建饲草料配送中心10个,对符合相关条件的,每个以奖代补15-20万元。重点扶持青贮池及配套设施建设,购买使用青贮调制剂。
2.多年生优质牧草种植40万亩,对集中连片在50亩以上,每亩补贴15元,重点用于牧草种子补贴。
3.建设牧草种子基地1万亩,每亩补贴50元。
4.示范推广玉米秸秆和苜蓿草包膜青贮6000吨,补贴30万元。
5.青饲料收割机、牧草收割机、搂草机、捡拾压捆机、压捆机等饲料作物收获机械纳入自治区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
(十一)苹果产业
坚持扩量、提质、增效并举的方针,力促产业做大、做强。加强基地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建成以吴忠市和中卫市为主的优势产业带。
新建苹果基地14万亩,纳入国家重点造林工程,按国家重点造林工程标准每亩补助70元,对当年集中连片300亩以上的,自治区财政每亩补助50元。
(十二)道地中药材产业
加快以甘草为主的地道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和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动道地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
1.扶持新建甘草种苗繁育基地1万亩,每亩以奖代补300元。
2.扶持新建甘草移栽基地1万亩,每亩以奖代补200元。
按照"优势互补,全面提升"的原则,对具有一定规模、在县域经济中占有一定比例的地方特色产品,给予一定扶持,促进其与主导产业协调发展。①生态养鸡:引进示范生态鸡新品种10万只,每只补贴3元,在重点生态养鸡示范基地试验、示范推广。改建扩建标准化、规模化养鸡场10个,出栏达到1万只以上,并符合相关条件,每个以奖代补10万元。重点扶持引种、设备购置、防疫等环节。②生态养猪:改建扩建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养猪场10个,出栏达到500头以上,并符合相关条件,每个以奖代补15万元。重点扶持垫料、引种、防疫等环节。③种苗:新建经济林种苗基地1万亩,对红枣、葡萄、苹果以及花卉种苗繁育连片200亩以上的基地自治区财政给予以奖代补;对红枣、葡萄脱毒苗的繁育给予补贴。④温棚果树花卉:对新种温棚果树花卉,每亩给予苗木补贴120元,同时享受林业贴息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