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发展区域:围绕优质粮食产业带,重点建设引黄灌区粮食主产区。
2007年扶持的关键环节及标准:
继续实行粮食直补和良种、农机购置等补贴政策。
(七)淡水鱼
以发展“四水产业”为重点,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2007年和2010年,养殖面积分别达到33万亩和50万亩。
重点发展区域:贺兰、平罗、青铜峡、中卫城区、大武口区为主的沿黄河生态高效淡水鱼产业带。
2007年扶持的重点环节及标准:
1、扶持发展“四水产业”基地5万亩。对新建的“四水”产业基地,每亩补助100元。
2、扶持水产苗种的孵化及培育,自繁鲤、草、鲫、团头鲂、花白鲢等2亿尾、黄河鲶80万尾。对年繁育1500万尾以上渔种场,繁育鲤、草、鲫、团头鲂、花白鲢等每万尾补助15元,黄河鲶每万尾补助 2000元。
3、推广无公害基地水体环境治理和标准化养殖5万亩,每亩补助10元。
(八) 葡萄产业
加快基地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把贺兰山东麓建成我国规模较大的以酿酒葡萄为主的生产加工基地。2007年和2010年,种植面积分别达到 21.3万亩和30万亩。
重点发展区域:永宁、青铜峡、红寺堡为主的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带。
2007年扶持的重点环节及标准:
1、新建葡萄基地5万亩,其中酿酒葡萄4万亩,鲜食葡萄1万亩。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工程建设除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每亩补助50元以外,自治区酿酒葡萄每亩补助100元、鲜食葡萄每亩补助50元。
2、改造酿酒葡萄低产园1.5万亩,每亩补助50元。
3、建立葡萄无病毒采穗圃200亩,每亩补助2000元。
(九)红枣产业
扩大种植规模,推广枣瓜间作,实行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2007年和2010年,种植面积分别达到42万亩和60万亩。
重点发展区域:灵武、同心、中卫城区、中宁、海原为主的灵-宁-红-同-海红枣产业带。
2007年扶持的重点环节及标准:
1、建设红枣基地10万亩,其中,压砂地枣瓜间作6万亩。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每亩补助50元,自治区每亩补助35元。
2、新建同心圆枣采穗圃100亩,每亩补助2000元。
(十)农作物制种产业
以发展外向型繁制种产业为方向,重点扶持玉米杂交制种和瓜菜繁制种。2007年和2010年,农作物繁制种面积分别达到35万亩和50万亩,其中玉米杂交制种面积15万亩和20万亩,瓜菜繁制种面积5万亩和10万亩。
重点发展区域:青铜峡、惠农、平罗等玉米、瓜菜制种产区。
2007年扶持的重点环节及标准:
鼓励市县积极引进种子企业开展杂交制种,企业在制种重点区域建设种子加工中心,晒场、库房、加工设施齐全,与农户签订订单,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提供或参与病虫害统防统治及其它技术服务,年制种玉米面积达1万亩以上,或瓜菜繁制种500亩以上,每个种子加工中心补助10万元,计划补助5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