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6年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的意见
(闽教职成〔2006〕22号 2006年6月14日)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为了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完成今年高中阶段招生任务,为福建省教育“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开好局、起好步。现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和我省的实际情况,对2006年全省高中阶段招生工作提出以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认真部署招生工作
加强对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的领导,是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按照我省高中阶段教育“十一五”规划,今年全省高中阶段招生必须达到49万人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3%左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难点在农村,随着我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逐步提高,动员、组织更多农村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愈加艰巨。各设区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教育工作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统筹协调高中阶段各类教育事业发展。把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作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要根据我厅下达的高中阶段招生指导性计划,把招生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和学校,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确保今年高中阶段招生任务的完成。
为了加强对全省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的领导,我厅调整充实了福建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详见附件),负责统一制定招生政策和指导性招生计划,统筹管理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工作。各设区市教育局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确定招生专门机构,形成相应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的招生工作,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
二、加强宣传、正确引导,促进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
各地要通过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上宣传,组织招生咨询会等多种形式,让社会、考生及其家长了解有关招生政策。设区市招生机构要向社会公布在本地区具有招生资格的所有高中阶段学校名单和招生计划,印发《招生指南》,并做到初中毕业生人手一册。各初中学校要做好毕业生升学指导和志愿的填报工作,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高中阶段教育。当前,我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急需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各地要注意引导、动员更多的农村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使他们成为生产第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