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
编制镇乡简易治污五年规划和镇乡垃圾处理场布点规划,完成首批13个镇乡简易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研究建立镇乡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机制,完成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制订行政村人行步道建设五年计划,重点启动2000个左右农村集居点人行步道建设。积极推广应用村镇建设实用技术,在地震易发区、多发区开展农房抗震试点,逐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全面建成5个康居试点村,筹措资金扶助秀山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三)村镇建设管理
指导督促各区县建立乡镇建设管理办公室,全面履行规划、建设、市政公用事业、质量安全、村容镇貌、环境保护等管理职能。修订《
重庆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制订中心镇资金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村镇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实行严格的项目申报及竣工验收评估制度。开展中心镇发展政策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政策研究。
五、建筑节能与科学技术工程
(一)建设科技
重新启动建设科技委工作,整合行业科技资源,完善科研评价和奖励制度,加快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建立建设行业科技工作联络员制度,开发建设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搭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对外交流信息平台。围绕“服务于行业发展、服务于城市建设、服务于城乡统筹、服务于建设系统行政职能转变”的要求,重点开展建设领域节能减排、轨道交通、建设行业信息化、城市建设、城乡统筹建设政策与实用技术的推广、系统各部门之间及市区条块之间行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整合等研究。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组织形式多样的技术交流会、研讨会、技术讲座和新产品推广会等,促进行业学术繁荣和产业发展。
(二)建筑节能
加强《
重庆市建筑节能条例》宣贯工作,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今年1月1日起主城中心区居住建筑率先执行节能65%标准,10月1日起公共建筑执行节能65%标准。发布《重庆市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管理办法》,全面执行能效测评与标识制度。建立节能运行监管体系,推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组织实施好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江北嘴中央商务区230万平方米建筑水源热泵区域集中供冷供热项目为重点,指导、督促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制定《重庆市建筑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跟踪监督各区县建筑节能目标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