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意见

  (十二)加快饲草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饲料工业,重点扶持有发展潜力的大型饲料企业,积极鼓励支持饲养专业户、重点户及经济联合体,从事配合饲料的生产和经营,为发展畜牧饲养业生产服务。加大草山草坡的开发力度,引导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参与开发,鼓励农民兴办家庭牧场,促进草食动物的规模饲养。充分利用秸秆、稻草等氨化饲料养牛、羊,解决草食动物的越冬饲料。发展人工种植牧草饲养畜禽,进一步提高山地经济效益和加快草食动物的发展步伐。
  五、切实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十三)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和洁净养殖技术。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切实把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推行“农、牧、渔、沼”结合等多位一体的生态养殖模式,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广洁净养殖技术,严格控制养殖及生物环境,合理利用粪污等资源。严格执行畜牧业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污染防治工作。对新建规模养殖场必须配套沼气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凡环境影响评价不通过的,一律不得审批设立。对现有养殖场加强监管,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要坚决限期整改,使污染物排放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的国家行业标准和地方行业标准,并符合总量控制要求。限期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坚决予以关停。
  (十四)大力推行标准化健康养殖。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示范带动的原则,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畜产品生产加工模式,大力推进畜牧业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规范畜禽舍的建设,规范种畜禽、饲料、兽药、畜牧机械等投入品使用,规范饲养、加工、流通各环节操作规程,实现养殖设施与环境标准化,生产管理标准化。
  六、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十五)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建立健全兽医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机构,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落实防控责任制,强化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畜禽疫病的防控工作,县区间联防联控,严防疫情的传播。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报,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各县区要把应急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提高突发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和完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加强动物卫生执法监督,保障畜禽产品安全。加快动物防疫网络化管理步伐,推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建立动物防疫工作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提高科学防控能力。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