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吕梁市冶金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
(吕政发〔2010〕1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市直企、事业单位:
现将《吕梁市冶金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0一0年二月四日
吕梁市冶金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
冶金产业是我市支柱产业之一,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受国际、国内市场双重的挤压,我市冶金产业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为了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确保冶金产业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依据《山西省冶金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实施期限为2009-2011年。
一、冶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冶金产业发展现状
1、钢铁行业
钢铁行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近年来,在淘汰落后、结构调整等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企业生产规模、技术水平都有了较快的发展,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07年淘汰100立方米以下高炉152座,容积5878立方米,生产能力458万吨。2008年淘汰100立方米以上、200立方米以下高炉29座,容积3808 立方米,生产能力336万吨。2009年,淘汰高炉5座,容积900立方米,生产能力84万吨。目前,全市拥有300 立方米以上炼钢、铸造生铁及锰铁高炉(包括拟建、在建高炉)28座,高炉容积13294 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文水、交口、中阳、孝义、岚县、方山等六县市。其中中钢2×1080 立方米,2×450 立方米高炉四座已形成生产能力400万吨;文水海钢6×450 立方米高炉,形成生产能力300万吨;孝义城钢3×450 立方米高炉,达产后可形成生产能力180万吨;交口县天马,旺庄等7户企业拥有2×380 立方米、7×318 立方米铸造生铁高炉9座,生产能力200万吨;还有岚县恒升、盛华380 立方米锰铁高炉两座,交城古冶1×308 立方米铸造高炉、交城兴隆1×420立方米铸造
高炉,以及文水众心产能置换的1380立方米高炉升级改造项目、方山新星冶炼1×630 立方米高炉项目。
2、有色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