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信息化是实现经济社会再提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工业要以推进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经营管理网络化和商务电子化为重点,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农业要以农业科技信息化、农业服务信息化和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为重点,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加快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贸易、旅游、社区、家庭等领域的信息化进程。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动政府网站、数据库和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推动政务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积极推进政府网上服务,增加服务项目,丰富服务内容。加强城镇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我市互联网络信息交换平台的建设,促进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共同开发与互相利用。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第七篇 完善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突出抓好以城镇和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快推进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基础设施总体水平适度超前,夯实发展基础,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第二十一章 加快现代交通体系建设


  以高等级公路、铁路、港口、航道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能力,形成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促进我市现代交通体系发展,将我市建设成为广西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公路建设。加快建设我市高等级公路,建成南梧、桂梧高速公路梧州段,推动岑溪至兴业、梧州至柳州、岑溪至罗定、岑溪至水汶等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完善区域内公路网络,抓好梧州至太平、太平至潭东、藤县至容县、黄村至昭平、长发至富裕、苍梧至郁南、岑溪荔枝路口至大隆等二级公路建设和改造,主要公路达到二级公路以上标准;继续开展县乡村道路建设,基本实现镇镇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十一五”期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51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7公里,一级公路130公里,二级公路765公里,三级以及三级以下公路4363公里。加快客货运站场建设和改造。新建改建龙船冲、城北和河西等3个一、二级客货运站场,建设13个乡镇五级客货运站。建成道路运输管理中心县域分站监控系统和GPS车辆监控系统。
  铁路建设。打造和提升我市通往华中、华南、沿海港口以及西南地区的快速、大能力通道。建成洛湛铁路梧州段和岑溪至罗定铁路岑溪段,结束我市没有铁路的历史;积极开展柳州至梧州至肇庆铁路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列入国家铁路网规划并开工建设。2010年,铁路营运里程达到255公里。
  水运港口建设。积极配合自治区开展西江航道干线整治。2010年前,把梧州至贵港段、长洲水利枢纽至广东界首段提高到Ⅱ级航道,可常年通航2000吨级船只;抓紧建设长洲水利枢纽1000吨级一线船闸和2000吨级二线船闸,使船闸年通过能力达3900万吨。整合港口资源,不断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和装卸效率,新建和扩建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李家庄、龙圩深水港等码头,使我市港口吞吐能力从2005年的450万吨提高到2010年的1000万吨。发挥西江黄金水道优势和作用,促进水路运输业繁荣。
  民航建设。把握航空市场变化方向,积极探索机场重组改造的途径。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和原有资源,吸引有实力的航空公司和外商以合作或租赁形式经营梧州机场,培养成熟稳定的航线。

第二十二章 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拓宽融资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梧州火车站站前大道、玫瑰湖南路、滨江大道、西江三桥、西江四桥、南外环快速干道、高速公路进城道路等主干道路建设。加强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建设市区公共汽车后方基地,按照城市发展要求,增加营运线路,“十一五”期间,公交车辆从250辆增加到500辆。改造和扩建旧城区供水管网,加快新区给排水设施建设,铺设三龙片区、工业园区等新区供水管网,提高水质和供水能力,“十一五”期间,市区新增供水管道250公里,新增日供水能力5万立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加强城市燃气供配网络和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燃气供应管道化。2010年,市区气化率达到95%。加大电网改扩建力度,基本实现市区供电主干网络地下电缆铺设。建成市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和第一污水处理厂。加快城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三县一市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岑溪市南环路、苍梧县东西大道、藤县进城道路、蒙山县江滨路等县城道路建设。加快三县一市的城区水源工程和供水管网建设,逐步改善和解决城镇的供水和提高水质问题。“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城镇供水管道550公里左右,新增日供水能力15万立方米,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加强城镇燃气供配网络和配套设施建设,2010年全市城镇气化率达到80%。开工建设岑溪市及各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加快推进城镇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巩固农村电网改造成果,加快县城电网改造,保证城镇生产、生活用电安全可靠,供电充足。

第二十三章 加强能源和水利建设


  加快能源建设。继续大力发展水电,深度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大型电力项目布局我市。2010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6.2万千瓦,五年新增74.7万千瓦。加强输变电工程建设,增加电网电源接入点,完善网架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新建扩建万秀、平浪、塘源、藤县、苍梧、探花等6个220KV输变电工程,新建扩建27个110KV输变电工程,其中新建16个,改扩建11个;完成三县一市城区电网建设改造工程。理顺市区电力管理体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加强水利建设。完善城镇防洪体系,进一步完善梧州市区河东、河西以及苍梧县城防洪堤,开工建设市区长洲等其他防洪堤,续建藤县县城防洪堤。“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标准防洪堤20公里左右。

第八篇 加强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

  扩大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市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主动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引进资源开发型产业,加快形成资源型支柱产业群。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有效利用外资,实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第二十四章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充分发挥我市紧靠粤港澳的区位优势,坚持以粤港澳台为招商主战场,不断拓展“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招商市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只要有利于发挥我市优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都要积极引进。突出工业项目招商,做大经济总量,努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项目以及处在产业链上游、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力争突破一个,带动一片,同时从梧州的实际出发,大力引进资源开发型项目,抓好新型干法水泥、木薯燃料乙醇、林(竹)浆纸一体化等大型工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和开工建设。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加大招商载体建设力度,坚持多渠道、多方式、低成本解决项目载体问题,为项目落地提供保障。鼓励外商投资我市的基础设施、农业、现代商贸物流业、旅游、信息服务等项目。创新招商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招商引资主体作用,整合各方面资源,实施多元化招商引资。努力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服务环境,增强招商引资竞争力。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积极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等国外优惠贷款。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食品、日用轻化工、制药、机械等优势企业,到境外特别是东盟和南亚国家开展投资、承包工程、设计咨询和劳务合作等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活动。

第二十五章 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