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关于公布《2009年广西建设领域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应用技术目录》的通知



  地基处理与基坑支护

 


  44


  基坑工程的信息化施工技术


  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在基坑侧壁和支档结构以及周边建(构)筑物有代表性部位设置应力、应变、斜率和孔隙水压与变形等测试元器件。通过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设计成果进行预测和修正,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基坑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软土地区,周边环境要求严格的深基坑工程都应采用信息化施工技术

 


  45


  土钉墙支护
  技术


  土钉墙是采用土钉加固原位土体用以维护基坑边坡稳定支护方法。支护结构由土钉和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板组成。土钉与预应力锚杆或微型桩结合形成复合土钉墙。土钉墙应强调因地制宜设计,施工应加强质量监控。支护深度一般不宜大于12m,复合土钉墙可适当加大支护深度。


  地下水位以上或经降水后的粘性土、中密度以上砂土的基坑支护

 


  46


  逆作法或半逆作法施工技术


  对于施工场地狭窄、工期要求高的大型公共建筑,可采用逆作或半逆作法施工。采用地下连续墙作外围支护,在柱位置向下作支承桩柱(支承梁板),以结构梁板作为水平支撑,自上而下逐层支护挖土逆作施工。地上部分也可同时由下而上正作施工,缩短工期。


  工程场地狭窄的闹市区,对支护变形控制严、工期要求高的大型公共建筑深基础和地下室施工

 


  47


  基础施工
  工艺


  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


  用于填料粒径大(最大可达800mm)的高填方地基分层强夯处理。与碾压法相比,可减少填料破碎和分层铺填费用,降低造价,缩短工期,在山区和丘陵地区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大面积、大块石高填方地基,如开山填谷、开山填海、西部机场和道路工程

 


  48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技术


  由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桩间土和褥垫层组成的新型复合地基,可确保桩土共同承担荷载。采用长螺旋钻成孔、泵灌成桩施工方法。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1-2倍,综合造价约为灌注桩的50%-70%。


  非饱和及饱和粉土、粘性土、砂土等地质条件的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复合地基

 


  49


  孔内深层强夯法地基处理
  技术


  通过孔道将强夯引入到地基深处,用异型重锤对孔内填料自下而上分层进行高动能、超压强、强挤密的孔内深层强夯作业,使孔内填料沿竖向深层压密固结,同时对桩周土进行横向的强力挤密加固。针对不同的土质,采取不同的工艺,使桩体获得串珠状、扩大头和托盘状,有利于桩与桩间土的紧密结合,增大相互之间的摩擦力,地基处理后整体刚度均匀并可提高承载力。


  湿陷性黄土、填土及其它非饱和软弱地基土层的地基处理

 


  50


  新型桩锤强夯(置换法)地基处理技术


  采用柱形锤(锤底面积1m2左右,锤高2-3m,锤重10-15t),落高15-20m,当夯锤着底深度接近相对硬层,分层夯填建筑垃圾或块石、碎石或原场地土等,再采用柱形锤和普通夯锤夯实,最后用普通夯锤满夯,形成夯实柱体复合地基。处理深度可达10-15m,承载力增幅50-150%。


  厚度不超过15m的软土、填土等软弱地基上的多层以及建(构)筑物建筑物地基处理

 


  51


  基桩高低应变动测分析系统


  高低应变采集分析一体化,具有交直流两用、程控放大,自动复位、故障自动诊断、报警功能;采用内装放大传感器;适应恶劣环境,不受电缆长度限制;保证14位A/D转换精度的低噪声水平。


  桩基(钢桩、预制桩、灌注桩)、复合地基中的高粘结强度竖向增强体的完整性和承载力检测

 


  52


  基础施工
  工艺


  灌注桩后注浆成套技术


  通过桩底桩侧后注浆,使桩底沉渣、桩侧泥皮和桩周一定范围内土体得到加固,提高单桩承载力40%-120%,粗粒土承载力增幅大于细粒土,增强桩基础抗变形能力,可减少沉降30%左右,并节省桩基材耗和造价。


  泥浆护壁钻和干作业钻、挖孔灌注桩

 


  53


  全夯式扩底灌注桩


  对传统的沉管夯扩桩设备进行改造,由原用柴油锤改为电动落锤,由此不仅可夯扩桩端,而且可对桩身混凝土实施夯击(混凝土面高于钢筋笼),提高其密实度,桩身呈“糖葫芦”或“玉米棒”形状,并有一定扩径。由此使单桩承载力较传统夯扩桩提高60%以上,而且可确保工艺系数ΨC不小于0.8。


  一般粘性土、砂土、粉土、填
  土、淤泥或淤泥质土场地层中承载力要求不是特别大的疏桩(桩距一般不小于5d)桩基

 


  54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快速机械连接技术


  将加工好的机械连接接头预先浇注在混凝土管桩两端头,然后在施工现场用螺纹连接的一种新型管桩连接技术。接头由螺纹端盘、螺母、连接端盘、挡板防松嵌块组成,通过连接件的机械连接咬合作用,实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连接。具有接头对中性好、施工速度快、操作方便、质量稳定、无明火作用、不受施工环境及气候的影响,可全天候施工等特点。


  房屋、公路、铁路等工程的预制桩基础

 


  55


  挤扩多支盘灌注桩技术


  在传统钻孔灌注桩的基础上,使用专用液压挤扩设备,在桩孔中经高能量双向液压,使挤扩机弓压臂水平挤压入土体而在桩身的不同部位形成支、盘体,有效改善桩身承载性状,具有承载能力高、受荷沉降小等特点。


  非软土、非湿陷性土、非液化土层中的短桩、中长桩

 


  56


  沉管钢筋混凝土夯扩载体短桩技术


  利用天然地基浅部较好土层为持力层,用柱锤夯击管内干硬性混凝土,将套管沉至预定持力层(深度5-7m),由套管侧开口填入建筑垃圾等粗骨料,边填边夯,形成夯扩载体,周围土体也得到加密;随后将钢筋笼安放于套管内并灌注混凝土,拔管后形成夯扩载体短桩。


  深部无软弱下卧层,浅部5-7m土层相对较好,上部荷载不大的多层建筑

 


  57


  矩形顶管机及矩形隧道的建造技术


  通过大刀盘及仿形刀对正面土体的全断面切削,掘切的矩形断面由不断顶入的矩形管节组成矩形隧道。以土压平衡为工作原理,改变螺旋机的旋转速度及顶管速度来控制排土量,使土压舱内的土压力值稳定并控制在所设定的压力值范围内,达到开挖切削面的土体稳定。


  粘土、粉质粘土及粉土等地层中施工应用

 


  58


  市政公用
  技术


  机械式停车库


  由搬运和停放汽车的机械设备及附属设备组成,可设置在室外、室内和地上、地下。根据占地面积、布置方式、操作性能和自动化程度等要求选定品种。主要有升降横移式、巷道堆垛式、垂直升降式(电梯式)和垂直升降门式等停车设备。应达到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要求,符合国家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城市用地紧张的繁华地区停车场工程

 


  59


  城镇供水球墨铸铁管道系统


  性能符合ISO2531/ GB13295相关标准的要求,外镀锌符合ISO8197标准要求,内衬水泥砂浆符合ISO4179标准要求;管件符合ISO2531标准要求,并采用消失模和树脂砂等工艺生产。具有较强的韧性和抗高压、抗氧化、抗腐蚀等优良性能。


  城镇供水

 


  60


  地下金属管线探测技术


  采用电磁法探测技术,一般可探测深度(h)大于5米,平面定位误差≤0.05m+0.05h,深度定位误差≤0.05m+0.1h,工作温度﹣20-+50℃,仪器性能稳定。


  地下金属管线探测

 


  61


  城市地下管线工程非开挖技术


  该技术属于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地下工程领域,与市政工程、工程机械、钻井技术与装备、物探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专业学科领域交叉,在少量开挖地表的情况下,检测、检查、修复、更新和铺设管道、线缆,可在水、电、通信、气等地下管道工程中得到应用,减少地下管线建设工程项目对城市运行、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大、中型城市干道、次干道中交通繁忙,商业网点集中以及过河等管道工程项目多的管线敷设工程,管线穿越处的两侧有一定的作业空间

 


  62


  城市干道市政、公用管线敷设的共同沟技术


  供水、供电、通讯、燃气等市政管线进入统一的地下管廊,组成共同沟。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检测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系统和照明系统等,并为检修、维护、增容等工作预留操作和交通空间。在少量开挖地表的情况下,检测、检查、修复、更新和铺设管道、线缆。有利于管线的维护修缮,有利于城市道路的使用,合理利用城市干道下的地下空间,节约了城市用地。


  大型城市交通干道以及过河管道工程项目多的管线敷设工程

 


  63


  市政公用
  技术


  供水管网漏水探测技术


  采用多种漏水噪音放大和相关技术探测供水管网漏点位置。系统由检测设备和漏水分析软件组成,可提供供水管网漏水探测计算、过程控制和结果报告全流程管理,实现高精度设备检测,漏水和控制状况客观评价,确认漏水位置。


  供水管网漏水探测

 


  64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