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体跟进、鼓励创新、重点突破。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内外最前沿的成熟技术,鼓励原始创新,突出集成创新,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在应用中积累经验,从总体上提高我省卫生科技工作的水平。同时,坚持实事求是,突出重点,以防治严重危害人 民健康的传染病和常见重大疾病为主攻方向,以分子和细胞水平的研究为先导,以重大疾病发病机制与防治的关键科学研究为突破口,着力加强有特色和优势的重点专科建设,积极开展原始性创新研究,力争实现理论上新的突破和技术上的跨跃式发展。
2、转移重心。实现3个重心转移,即科学与技术研究的重心从注重应用研究移向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疾病防控诊治研究的重心从注重治疗移向注重预防干预、健康促进、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医学科研实验支撑条件建设的重心从单一、孤立的重复建设移向跨学科、跨单位、跨地区的共享建设。
3、协调发展。实现3个协调发展,即在疾病干预的过程中,实现预防、诊断、治疗与康复的协调发展;在疾病干预的方法学上,实现西医与中医和身心治疗的协调发展;在疾病干预的技术手段上,实现高新技术与经济适宜技术的协调发展,以此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主要任务
科学技术是卫生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源泉。“十一五”期间必须紧紧围绕建设“和谐辽宁”的总体目标和卫生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领域,以国内外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为主导,推动先进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相互渗透融合,实现以科学技术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一)确定重点领域
1、重大疾病防治体系建设
针对严重威胁我省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在已有较好防治研究和实践并已形成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新老传染病、新生儿危重症、精神性疾病、帕金森氏病和老年性痴呆等老年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探索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研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防控制的有效措施和技术,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2、城乡社区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完善城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适宜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技术与方法,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综合治疗和成效评估的管理模式;开展重大疾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高危人群健康促进等行为干预研究,加强环境和职业性疾病机理及其防治研究;提高对重大传染病和重大环境污染、食品污染来源的检测、监测和预警的技术水平,完善高效、敏感可针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治体系。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