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辽宁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印发辽宁省城镇灭鼠、灭蝇、灭蚊、灭蟑螂工作指导原则的通知

  4、监测数据的管理:建立城区蟑螂监测档案,每年汇总分析全年监测资料,并存档备查。
  (三)药物敏感性试验
  1、实验室抗药性测定:地级以上市应委托专业技术部门,每3年开展一次辖区蟑螂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为科学选择蟑螂防制药物提供依据。
  2、现场防制效果评价:地级以上市在开展区域性灭蚊工作时,应设立现场防制药效评价场所,现场防制场所应选蟑螂密度较高的便于开展药效评价的场所,以期评价所采购药品的防制效果。评价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实验时间和地点、蟑螂孳生地的基本情况、药品剂型与含量、药品使用方法、施药器械、蟑螂灭前灭后密度、药剂速效与持效观察等。
  3、药物敏感性数据的管理:应建立辖区药物各种实验结果应建档备查。
  (四) 选择有代表性的场所作试点。制订试点技术方案,在一定的范围开展灭蟑试点,探讨最有效的施药方法、施药量、施药次数,为全面开展灭蟑工作打好基础。
  二、确定防制对象、防制范围、目标要求
  根据本底调查结果,确定防制的靶蟑螂,界定灭蟑区域范围,明确防制的目标和标准。
  (一) 防制对象:根据本底调查情况确定,我省城镇一般以美洲大蠊、褐斑大蠊、澳洲大蠊为重点防制对象,有的地方局部范围德国小蠊也是重点防制对象。
  (二) 防制范围:城镇建成区,亦称达标区。
  (三) 目标要求:达标区要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
  三、防制策略与技术措施
  城镇灭蟑螂工作,应根据蟑螂的生态习性和生态环境,坚持“以生态防制为基础,环境治理与药物杀灭并重,综合防治”的原则。
  (一) 环境治理
  杂、乱、脏、破的环境,可为蟑螂提供广泛的栖息场所和丰富的食源,有利于蟑螂的生存和繁殖。在灭蟑螂工作中,应广泛深入发动群众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保持清洁;=要经常清理杂物、废物,清除蟑螂粪便和残骸;堵塞缝隙;食品仓库和厨房保持通风,灶台、餐桌、地面不留食物残渣和污物,食物和食品原料要密闭藏好。通过环境治理,减少蟑螂的栖息环境和食源,遏制蟑螂的生存与繁殖。
  (二) 化学药物杀灭
  灭蟑螂的卫生杀虫剂很多,例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残杀威、杀螟松、倍硫磷、马拉硫磷、乙酰甲胺磷、甲嘧硫磷、毒死蜱、敌百虫、敌敌畏……等,对杀灭蟑螂都有良好或较好的效果,尤其菊酯类药物对杀灭蟑螂效果更佳,并有较长的持效作用。灭蟑螂药物的配制与应用,必须因地制宜,灵活运用,通常用的施药方法有以下几种:
  滞留喷洒:多采用菊酯类杀虫剂。此法主要用于下水道沙井、化粪池、厨房、洗涤间、杂物间和其他环境复杂、潮湿的场所。必须对准蟑螂的栖息、活动环境,均匀喷洒,药物必须到位。
  投放毒饵:投药前必须对投药员进行技术培训,每个投药员负责一定数量的居民住户、单位等。灭蟑螂毒饵应投放在不易潮湿、环境干燥、食源较少和不能作滞留喷洒的部位,如衣柜、书柜、文件柜、办公柜、商店货架、餐柜等;毒饵投放的原则是点多量少,保留率高,例如:每个抽屉投放2-3堆,每堆0.2-0.5克,投放后要长时间保留。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