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进一步完善投诉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设 ┃ ┃
┃ ┃ ┃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侵权投诉中心,公开投诉 ┃ ┃
┃ ┃ ┃电话和其他联系方式。畅通投诉渠道。非公有 ┃1.公开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侵权投诉中心投 ┃
┃ ┃ ┃制经济发展侵权投诉中心在接到投诉后,要主 ┃ ┃
┃ ┃牵头单位:省监察 ┃动协调,认真调查,在15个工作日内对投诉事 ┃诉电话和其他联系方式; ┃
┃ 23 ┃厅,责任单位:省公 ┃项调查处理终结并予以答复,情况复杂的可适 ┃2.处理非公有制经济投诉,并按要求将调查结 ┃
┃ ┃安厅 ┃当延期,但最长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凡国家 ┃果告知投诉者; ┃
┃ ┃ ┃工作人员因侵害企业权益而受到投诉并查实 ┃3.加大对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违法活动的打 ┃
┃ ┃ ┃的,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严厉打击针对非公 ┃击力度。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治安环境。 ┃
┃ ┃ ┃有制经济的违法活动。及时审理涉及非公有制 ┃ ┃
┃ ┃ ┃经济的各类案件。 ┃ ┃
┣━━━━╋━━━━━━━━━━╋━━━━━━━━━━━━━━━━━━━━━━━╋━━━━━━━━━━━━━━━━━━━━━┫
┃ ┃ ┃按照国家规定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 ┃1.加大西部大开发、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高 ┃
┃ ┃牵头责任单位:省国 ┃政策,认真落实国家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 ┃新技术产业、参与国企改组改制、发展社会公 ┃
┃ 24 ┃ ┃展高新技术产业、参与国企改组改制、发展社 ┃益事业和自主创业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的 ┃
┃ ┃税局、省地税局 ┃ ┃宣传力度: ┃
┃ ┃ ┃会公益事业和自主创业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 ┃2.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力 ┃
┃ ┃ ┃策。 ┃ ┃
┃ ┃ ┃ ┃度,减轻非公有制企业税赋负担。 ┃
┣━━━━╋━━━━━━━━━━╋━━━━━━━━━━━━━━━━━━━━━━━╋━━━━━━━━━━━━━━━━━━━━━┫
┃ ┃牵头单位:省经济和 ┃ ┃1.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关于加快中小企业社 ┃
┃ ┃信息化委,责任单 ┃大力发展各类咨询、培训、认证、评估、试验、设 ┃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逐步形成了 ┃
┃ ┃位:省发展改革委、 ┃计、加工、检测、会计、法律等社会服务机构和 ┃社会化、市场化、多功能、全方位的非公有制 ┃
┃ 25 ┃ ┃中介组织,积极开展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创业 ┃经济服务体系。 ┃
┃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 ┃辅导、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认证认 ┃2.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 ┃
┃ ┃障厅、省科技厅、省 ┃ ┃ ┃
┃ ┃司法厅、省质监局 ┃可、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业务。 ┃验室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力 ┃
┃ ┃ ┃ ┃度。 ┃
┣━━━━╋━━━━━━━━━━╋━━━━━━━━━━━━━━━━━━━━━━━╋━━━━━━━━━━━━━━━━━━━━━┫
┃ ┃牵头单位:省发展改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快 ┃1.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快行业协会改革; ┃
┃ ┃革委,责任单位:省 ┃行业协会的改革步伐。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 ┃2.积极引导、发挥行业协会联系政府和非公有 ┃
┃ 26 ┃ ┃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通过授权、委托等方 ┃ ┃
┃ ┃经济和信息化委、省 ┃ ┃制经济的纽带作用,在制定行业标准、反映行 ┃
┃ ┃质监局、省民政厅 ┃式,制定行业标准,充分发挥其联系政府和非 ┃业发展问题等方面的作用。 ┃
┃ ┃ ┃公有制经济的纽带作用。 ┃ ┃
┣━━━━╋━━━━━━━━━━╋━━━━━━━━━━━━━━━━━━━━━━━╋━━━━━━━━━━━━━━━━━━━━━┫
┃ ┃ ┃非公有制企业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 ┃ ┃
┃ ┃ ┃格执行劳动合同、工资报酬、劳动保护、社会 ┃ ┃
┃ ┃ ┃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不得侵害职工合法 ┃ ┃
┃ ┃ ┃权益,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要自觉遵守市 ┃1。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执行劳动合同、工资报 ┃
┃ ┃ ┃场规则,安全生产,诚信经营,依法纳税,提高 ┃酬、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
┃ ┃牵头责任单位:省人 ┃依法经营的水平。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强企 ┃2.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劳动争议协调机制,引导 ┃
┃ 27 ┃ ┃ ┃ ┃
┃ ┃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业文化建设,履行社会责任,自觉维护社会和 ┃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内部调解制度,健全劳动 ┃
┃ ┃ ┃谐稳定。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内部综合治理,完 ┃争议处理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
┃ ┃ ┃善非公有制企业劳动争议协调机制,引导非 ┃ ┃
┃ ┃ ┃公有制企业建立内部调解制度,健全劳动争 ┃ ┃
┃ ┃ ┃议处理制度,及时化解劳动争议,促进劳动关 ┃ ┃
┃ ┃ ┃系和谐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