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大投入力度,保证物资储备充足。监测防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列入专项支出。各级林业部门要按照应对重大疫情发生的要求,做好必要的防控物资准备,做到未雨绸缪,确保监测防控工作有序高效。
六、加强组织领导,实行责任追究。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同级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委员会应成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领导小组,并制定应急预案。各级政府及林业部门要把监测工作纳入林业工作的重点,认真进行组织协调和指导,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对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附件:1.监测站点建设标准
2.监测对象、监测区域、疫源疫病范围
3.监测点名称及分布
二○○六年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1
监测站点建设标准
一、监测站建设标准
(一)人员配备:工作人员不少于2人。
(二)基础设施:挂牌办公室不少于1间、物资储备库1间、车辆1辆、固定电话1部、微机1台、传真机1台。有监测设备、消毒设备、密封工具(高强度密封塑料袋)、防护设备(透气连体裤、手套、普通白大褂、帽子、口罩、防水鞋、安全风镜)等。
(三)制度建设:建立监测信息管理规章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保密制度、监测信息日(周)报告和信息收集制度。
(四)档案管理:有专人负责对日常巡护记录、会议资料、科研资料和文件资料的整理归档。
二、监测点建设标准
(一)人员配备:兼职巡护工作人员2-3名。
(二)基础设施:有望远镜、移动电话。
(三)制度建设:日巡护制度、监测信息上报制度、值班制度。
附件2
监测对象、监测区域、疫源疫病范围
一、监测的野生动物物种对象(暂定)
鸟类、兽类(灵长类、有蹄类、啮齿类、食肉类和翼手类等),重点是候鸟等迁徙物种和珍稀濒危动物。
二、监测区域
(一)监测物种的集中繁殖地、越冬地、夜栖地、取食地及中途停歇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