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完成城市环境面貌“大变”工程。紧密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坚持以“大干”促“大变”,推动实现“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的目标。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大力推动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大气污染治理,积极推进珠江水系和珠三角城市空气污染联防联治,抓好城市绿化美化工作,努力构建广州绿色生态屏障。进一步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抓好城市主干道沿线两侧建筑物立面,亚运场馆与接待宾馆周边、重点公共服务区域和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城市光亮工程,加强对岭南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积极推进“三旧”改造。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按照属地管理和责权一致原则,整合管理资源,进一步落实常态化、精细化管理,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二)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亚运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现代化空港、海港、铁路枢纽工程和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高速公路网、城际轨道交通网建设,加快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和道路交通体系,加强各类交通高效接驳,完善公用事业设施、环保环卫设施和城市综合防灾体系,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高质量完成亚运比赛和服务设施建设,全力推进亚运城、亚运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按时交付使用。
(三)全力做好攻坚阶段亚运筹办工作。坚持科学、清廉、安全办亚运,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筹办水平,确保广州亚运会热烈、精彩、成功。着力健全科学、高效、灵敏的亚运场馆运行指挥体系,加快建立完善“以竞赛为核心、以场馆为单元、以属地政府为保障”的赛时运行体制和工作体系。高效率筹备各项赛事,精心组织好火炬传递及开闭幕式等重大活动,细化竞赛设置方案和各项赛程,做好赛时重大外事活动计划。全力完成场馆运行阶段各项筹备工作任务,精心组织举办系列测试赛,完善场馆设施,检验系统功能,调整运行计划,磨合管理团队,整合赛事资源,健全保障机制。高水平开展市场运营,最大限度发挥亚运会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突出抓好赛时城市运行和服务保障工作。建立赛时城市运行工作体系,落实“双进入”运行保障体制,场馆所属区(县级市)要建立亚运保障工作领导机构,在人员配备和资源配置上实行统一调度、实时联动。科学编制赛时城市运行交通、食品卫生等有关政策和组织方案,严格按照竞赛流程和时间节点搞好场馆运行与城市运行的无缝衔接,确保城市运行成为赛时运行的重要依托和有力保障。广泛动员和组织亚运志愿者队伍,加强志愿者培训,深入开展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为赛时提供高质量服务。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