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条 (批准程序)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经本级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决定。
其他行政机关或组织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经办公会议审议决定。
第十五条 (统一公布)
经签署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由制定机关在政府公众信息网上统一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管理依据。
第十六条 (生效时间)
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施行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七条 (备案机构)
市和区(市)县政府法制部门、市政府工作部门法制机构(以下简称备案机构)负责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监督工作。
第十八条 (报送备案)
制定机关应当自行政规范性文件公布之日起15日内,按下列规定,报送备案:
(一)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向上一级政府法制部门报送备案;
(二)区(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门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向市政府法制部门报送备案;
(三)区(市)县政府工作部门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向区(市)县政府法制部门报送备案;
(四)市和区(市)县政府工作部门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同时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报送备案;
(五)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由主办部门向本级政府法制部门(机构)及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备案,其他部门抄送上一级主管部门;
(六)实行垂直管理部门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同时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七)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组织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向主管部门报送备案。
第十九条 (统一登记和编号)
行政规范性文件报送备案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并由备案机构统一进行报备登记:
(一)备案报告(由制定机关的主要负责人签署);
(二)行政规范性文件正式文本5份(附电子文本);
(三)起草说明,并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依据。
备案机构应当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上位行政规范性文件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实施备案审查。
报送备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符合本规定的,予以备案;不符合规定的,不予备案。经审查予以备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由备案机构统一编制备案登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