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林业厅关于切实抓好抗旱防汛保墒造林工作的紧急通知
(甘林明电〔2007〕9号)
各市(州)林业(农林)局,厅直有关单位:
今年1~5月份,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水源紧缺、墒情较差,新造及幼林地遭受严重旱灾。目前,又值汛期来临,防汛形势也日益严峻。为切实抓好当前林业抗旱、防汛工作,根据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现将有关事宜紧急通知如下:
一、正确评估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去冬今春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稀少,发生了严重的干旱。特别是庆阳市北部旱情为70年不遇,白银市东部等地旱情为60年不遇,且干旱已持续4年之久,灾情极为罕见。严重的灾情对全省林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有300万亩生态林、400万亩经济林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预计直接经济损失达7.8亿元。在严重旱情持续的同时,近期部分地区的降雨又使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各有关单位绝不能思想麻痹,要切实立足省情林情,着眼全局,牢固树立“抗大灾、防大汛、救大灾”的观念,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切实增强抗旱防汛救灾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坚持抗旱防汛和生产救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抓住当前降雨的有利时机,全力搞好抢墒造林和补植补造工作,千方百计将旱灾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又要全面落实各项抗旱防汛措施,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安全渡汛。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预案,在各级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尽职尽责,全力以赴搞好抗旱防汛救灾工作。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厅直各单位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地、本单位的抗旱防汛救灾工作;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本部门抗旱防汛救灾工作的组织、协调等工作。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人为设障、工作疏忽、措施不力等原因造成的责任性灾害,省厅将一查到底,并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各地、各单位要公布险情、灾情受理电话,确定专人负责,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通讯联络畅通,并于6月25日前将受理电话及联络人名单上报省厅。
二、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全面抗旱防汛救灾工作
要认真狠抓抗旱减灾工作。各地、各有关单位要紧急动员,周密部署,广泛动员厂矿、企业、部队、机关、学校等一切社会力量和一切运输工具,成立抗旱服务队,充分发挥现有抗旱机具的作用,全面启用小型移动喷灌机等机具,动员群众拉水点浇点灌抗旱保苗,全力以赴对春造幼苗抢浇救命水,确保成活率在85%以上,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要组织专人对春造成活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将成活率在85%以下的地段和面积逐块登记,并备足苗木准备在秋季进行全面补植补造。同时,要强化防汛救灾工作,进一步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的思想,全面落实各项防汛安全措施。加强林区河道、洪道防洪管理,依法集中整治林区侵占行洪断面的违章建筑、挖砂采土、探采矿废弃物等破坏森林植被的问题;加强林区在建工程防洪安全管理,对于跨河、临河及沟道内特别是影响河道洪水安全下泄的在建工程,要督促建设单位制定严格的临时防洪预案,切实落实抢险措施;要密切配合当地政府做好林区泥沙淤积情况和地质灾害点动态情况的监测工作,加强林区桥涵、路基、排洪设施等的安全检查,对泄洪不畅、防洪能力不足的要及时组织清淤疏浚、加固维修;各有关单位责任人要亲自检查重点防灾林场、保护站和林区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研究解决存在的隐患,督促安排监测预警等防灾措施;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要配合防汛、旅游部门坚决取缔河道两岸、滩地、河心、山洪沟道及低洼区洪水淹没范围设立的旅游景点和摊点,确保游客生命安全;要加强受灾害威胁群众的识灾、报灾、遭灾知识培训,努力提高群测群防体系的防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