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2.着力维护生态安全,以科学高效的防护体系推动发展。一是大力加强以“山区林业用水”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充分利用地上水、合理使用地下水、用足用好再生水”的原则,水、电、路统筹规划,山、林、地集约开发,努力做到与发展山区沟域经济相结合,促进农民增收;与提升森林防火能力相结合,保障生态安全;与加强林木管护相结合,巩固绿化成果;与森林健康经营相结合,提高林木蓄积。二是提升森林火灾应急控制能力。按照完善“四个机制”、加强“四项建设”的思路,认真编制“十二五”全市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快推进航空护林站、市级防火物资储备库、火情自动识别系统开发和全市森林火险等级区划定等重大建设项目,着力完善预警监测、林火阻隔、应急通讯和指挥扑救体系,使嘹望监测范围达到65%,重点火险区视频监测覆盖率达到50%,通讯覆盖率达到80%,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确保首都森林资源安全。三是提升林木有害生物防控能力。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完善与周边地区的联防联治机制,确保不发生林木有害生物灾情。全年实行飞防1200架次,防控面积60万亩次,释放周氏啮小蜂25亿头。四是全面加强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等自然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生物多样性。
  3.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以兴绿富民的实际成果检验发展。要认真学习领会刘淇书记关于重新认识首都“三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首都林业是公益型生态林业、都市型现代林业、服务型高效林业、人文型功能林业,郊区是推动生态建设的主空间,农民是拥有生态资本的新市民,林业是链条高度融合的大产业,文化是拓展发展功能的原动力。要大力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联姻合作,面向市场、瞄准高端,优势互补、提质增效,着力打造“精品、设施、观光、籽种、创汇”林业。一是促进果品产业提质增效。大力推进山地集雨利用、平原农艺节水和园地沃土工程,推广有机化栽培实施面积1333.3公顷,建设市级优良果树种苗储备基地667公顷,推广优新品种100个,完成6667公顷水蜜桃、3333.3公顷甜柿改造;实施百镇千村果品亩收入万元工程,重点抓10个专业镇、44个专业村。开展“百万市民观光采摘游”特色旅游文化工程,大力发展多功能观光果业,全年新增各类观光果园20个,打造各具特色的系列果品文化节庆品牌。二是推动花卉产业升级。加强花博会场馆的展后利用,加快产业基地和物流园区建设,推广营销配送、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引进名优花卉优良品种10个以上,建设名优花卉生产示范基地4个30公顷;积极推行花卉首席专家负责制,开展重点品种育种研发。筹办好第二届北京市花文化节。三是发展林下经济2000公顷,推进森林旅游和种苗、蜂业发展,为农民就业增收搭建广阔舞台。
  4.着力发展生态文化,以文明和谐的绿色理念引领发展。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先进文化,是强化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的重要内容,也是园林绿化实现惠民富民的有效途径。全市园林绿化资源丰富、文化多样、积淀深厚、潜力巨大,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最大限度释放其多种功能。一是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把握首都园林绿化的社会公益性、科普教育性和文化游憩性、高端消费性特征,着力推进人文园林建设,高起点策划包装中国园林博物馆等重大园林文化创意项目;高标准筹办丰台区2013年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启动实施园博会规划设计方案,加快推进环境整治和前期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参展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高质量建设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北京园,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都市精品园林文化品牌。二是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按照“生态建园、文化兴园、科技强园、服务立园”的思路,出台《北京市公园事业发展规划》,经市政府批复后正式实施;落实《北京市公园条例》,科学研究确定全市主要公园和历史名园名单,为全面履行行政执法职能奠定基础;开展好全市公园登记注册和精品公园评比工作,依法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完善信息服务系统,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三是加大惠民政策研究。坚持公园的公益属性,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展销经商、投诉处理、设施滞后等突出问题,在公园免费开放、经营管理、投入保障、标准规范等方面,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全力推动首都公园管理服务优化升级。四是弘扬生态文明新风。加强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建设,努力成为倡导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化、引领生态文明的重要示范基地。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