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范围、内容和方式
(一)排查治理范围:城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宁东、太阳山能源基地、大型公建、工业园区、中央直属企业等重点工程、新农村小康住宅示范点工程。
(二)排查内容:
1、企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贯彻落实情况。
2、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特别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等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和落实情况。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情况。隐患排查整改、重大危险源监控等专项工作方案制定情况。作业现场文明施工、安全防护以及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等情况。
3、安全生产专项费用提取和使用、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情况。
4、企业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并依法进行建筑施工活动的情况。
5、安全教育培训情况。企业建立健全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全员培训教育及考核情况;“三类”人员持证任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特别是农民工岗前培训持证上岗情况。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施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情况。
7、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情况,超过规定范围的深基坑、高大模板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专家组论证和审查情况。
8、施工现场起重、吊装设备及机具的安全检测检验以及塔吊、物料提升机、外用电梯等安装、拆除方案的制定及使用情况。
9、脚手架的设计、制造、搭设、使用、管理和维修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情况。
10、根据《
突发事件应对法》对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情况,应急救援的演练,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相关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协议及物资、设备的配备情况。
11、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调整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的情况,在坚持“四不放过”原则的指导下对已发生事故的企业、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和现场整改情况。
(三)治理重点:以农民工岗前培训、防范土方坍塌、建筑起重机械倒塌、施工脚手架及支模坍塌,集体中毒等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事故和规范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为重点。其主要内容为:
1、农民工持《平安卡》上岗率、三级安全教育、班前交底情况;